旭烈兀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旭烈兀大军进入额弗刺特河时,叙利亚大震。纳昔儿王在额弗剌特河流域部署五六万军队防守,并结营于大马士革城北不远的伯儿哲。纳昔儿王得知旭烈兀军已至哈朗,急聚将相议事,因意见不一,将相失和,纳昔儿王几乎被杀。主战将领贝巴儿思投奔埃及。此时,军心涣散。因而,纳昔儿王决定:遣其妃(鲁木算端凯库拔之女)和其子带其宝藏,同诸将之妻子赴埃及。这样,叙利亚的民心、军心、更加惶恐不安,乱作一团。

纳昔儿王派怯马鲁丁乌马儿赴开罗,求救于埃及王。但是,埃及国家内乱,国无君长,无法援助。旭烈兀攻克额弗剌特河畔的华莱特(今土耳其之比雷季克)后,又乘势攻克马布格城。旋即,旭烈兀大军又连克额弗刺特河岸上的奈札姆、札八儿、哈鲁尼忽思、剌失等堡,完全扫平叙军的弗剌特河防线。

旭烈兀突破额弗剌特河防线后,向叙利亚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进军,对叙利亚国实施大迂回作战。阿勒颇城由10万军队把守。阿勒颇城的戍兵同义兵,出城防御,见蒙古兵众多旋退回。翌日,旭烈兀军到达城外。守将木阿匝木突兰沙王见蒙古军来势凶猛,下令禁止出战。一部分戍兵同居民不听号令,出屯于班忽撤山(在今阿勒颇东北),向旭烈兀发起攻击,被旭烈兀击败。接着,蒙古军乘势进攻班忽撤山。班忽撤山屯军和义兵败退奔还,死伤甚重。

旭烈兀进攻阿勒颇北方之阿匝思城(今叙利亚之阿札兹)。阿匝思城在蒙军压力下投降。旭烈兀来到阿勒颇城附近之后,派阿儿哲鲁木王前往谕降,木阿匝木王拒降。阿勒颇城,城壁坚固,兵械亦足。旭烈兀军先沿城掘壕,宽4肱,深5尺,壁高5肱。这一工程,一夜完成。尔后,旭烈兀军从元世祖中统一年(1260年)一月二十四日开始攻城。经7天激战,攻克阿勒颇城。俘虏10万余人。木阿匝木王也在其中。尔后,旭烈兀率军从阿勒颇城,进逼大马士革。

在攻破叙利亚国阿勒颇城后,旭烈兀乘势以大骑兵集团快速南下进攻叙利亚国都城大马士革。叙利亚纳昔儿王得知阿勒颇城失守后,急忙外逃。旭烈兀率军10余万攻克纳木鲁思城后,直趋大马士革。

自纳昔儿离开大马士革后,城内更加慌乱,异密宰奴丁苏黎曼,即以宰奴哈菲齐之名召集诸绅士长开会,决定把城献给旭烈兀,以免流血。旭烈兀赐予锦袍,并命其为叙利亚的大断事官。当时,防守,大马士革城有两三万军队尚未降服。

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的部队开始围攻,并以炮进行猛烈轰击。至四月六日,以城降。怯的不花的部队进入城区后,毁其戍楼过半,并将其一切战具全部销毁。至此,历时两个月的大马士革之战,胜利结束。从此,旭烈兀亦全部占领叙利亚。

此次大战,统治叙利亚多年的艾育伯王朝灭亡,伊尔汗国统治着从元朝(东亚)到阿拉伯帝国(西亚),从印度到地中海的重要商道。

阿音札鲁特战役

旭烈兀原先计划接下来将挥师经巴勒斯坦直扑开罗,进攻马木留克王朝。但就在此时,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阿拉伯世界的命运。

旭烈兀获悉蒙哥汗已于1259年年底在中国战死,诸兄弟陷入了汗位的争夺,决定率主力东归,只留下怯的不花率领不足万人的骑兵部队留守叙利亚。

1260年9月3日,怯的不花的蒙古军与拜巴尔一世的马木留克军在加利利交战,这场战役最终以埃及军队全胜而告终,这也宣告了蒙古帝国向西方的扩张的终结。

统治政策

宗教政策

旭烈兀的母亲与妻子信奉景教,旭烈兀受到她们的影响,在国内施行亲基督教、反穆斯林的宗教政策,由此他与妻子受到了基督教徒的爱戴。此外,由于伊斯兰教的作用,原本当时波斯地区佛教已基本上消失,但在旭烈兀统治时代,由于他本人信奉藏传佛教,独崇拜弥勒佛,当地出现了大量喇嘛,佛教活动再次出现。

反馈中国

由于旭烈兀与忽必烈的血缘关系,伊儿汗国与元朝的联系远比蒙古四大汗国的其他三国要紧密。丝绸之路通畅,中国的四大发明加快了西传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历法等也传入中国。旭烈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联系欧洲

从1262年开始,旭烈兀数次派遣使者携带书信前往欧洲,试图与基督教国家建立军事同盟。在旭烈兀写给法国国王路易六世的信中,他表示愿意攻下耶路撒冷作为赠送给教皇的礼物,作为回报,他希望法国能够派出一支舰队来攻击埃及。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旭烈兀和他的继任者们最终没能与欧洲建立任何形式的联盟。(路易六世生卒年月为1081年——1137年,不可能收到旭烈兀的同盟请求)

家庭关系

父母

父亲:拖雷,1227年—1229年帝位空缺时担任大蒙古国监国,1232年去世。1251年元宪宗蒙哥登基后追尊拖雷为皇帝,为拖雷上庙号睿宗,谥号英武皇帝,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改谥为景襄皇帝,1310年元武宗海山加谥为仁圣景襄皇帝。

母亲:唆鲁禾帖尼,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的生母,1251年元宪宗蒙哥登基后尊为皇太后,1252年去世。1266年元世祖上谥号庄圣皇后,1310年元武宗海山加谥为显懿庄圣皇后。她的四个儿子皆曾称帝,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四帝之母”。

兄弟

大哥:蒙哥,唆鲁禾帖尼所生,元宪宗,1251年—1259年为第四位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为蒙哥上庙号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二哥:忽睹都。

三哥失其名。

四哥:忽必烈,唆鲁禾帖尼所生,元世祖,1260年—1294年为第五位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的实际开创者,1271年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六弟失其名。

七弟:阿里不哥,唆鲁禾帖尼所生,1260年—1264年和忽必烈争位,1264年归降忽必烈。

八弟:拨绰(不者克)。

九弟:末哥。

十弟:岁哥都。

十一弟:雪别台。

姐妹

赵国公主:薛不罕下嫁聂古得、察忽。

鲁国公主:也速不花下嫁斡陈。

鲁国公主:薛只干下嫁纳陈(斡陈的弟弟)。

妻妾

正妻:脱古思可敦。

侧室:亦孙真哈敦、忽推哈敦。

儿子

长子:阿八哈,亦孙真哈敦所生,1265年—1282年为伊儿汗国第二任君主。

七子:贴古迭儿,忽推哈敦所生,1282年—1284年为伊儿汗国第三任君主。

去世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马拉盖逝世。他被安葬在尔米亚湖中的小岛上。他的葬礼是所有伊儿汗中唯一使用了活人陪葬的。之后不久,他的妻子也相继去世。东方基督教各派都因此感到有所损失,他们以深情的话语来悼念他们:“基督教的两颗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