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古时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名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一、端砚的特性

二、端砚的开采历史

三、端砚的工艺特点

四、端砚的制作工序

五、端砚的主要开采和雕刻工具

六、端砚的种类介绍

七、端砚的传承意义

端砚、洮砚、歙砚三大石质名砚对比

端、歙、洮砚的下发墨对比

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硬度为单位。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注:墨条的硬度是(2.2—2.4),刻刀的硬度是(钨钢刀:约7 白钢刀:约6 碳钢刀:约5)

从以上可以看出,石材硬度较软则砚石显空隙率小,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从而达到很好的发墨效果;而反之石材硬度较硬则显示矿物较软者稍粗、粒间间隙稍大,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下墨,下墨与发墨本身是矛盾体,好的砚质要恰好能够调和矛盾,就是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石质名砚中,端砚硬度较软,所以发墨更好,而歙砚硬度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而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所以从下发墨上来讲是将矛盾调节到恰到好处。

开采历史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出产。不过,当时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

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在唐代初期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

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建国前

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始开采端溪石。初唐时的砚坑称为龙岩。

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中书令许敬宗之女嫁给岭南豪族冯盎之子冯玳,得冯所赠端砚,加上其他礼品,被视为当时最奢侈的嫁妆,惊动朝廷要派御史调查(四百余年后苏轼所见许敬宗砚,乃为传世珍品)。

唐武则天圣历三年(公元700年),武则天以刻有“明合璧,五星联珠”图纹的端砚赐给名臣狄仁杰。狄仁杰受赏赐后得知采砚石工的艰辛劳动,便上奏请武后下旨减去贡品数目。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韦承庆被贬高要尉,有人送端砚给他,韦将其置于案上。一年多后,赴任辰州刺史,并退还端砚(此事被作为拒贿先例,记于历代《肇庆府志》)。

宋代 ,位于星岩后面的北岭山一带的宋坑开坑取石。

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苏易简将斧柯山坑仔岩之石分为水中石(下岩)、山半石(中岩)、山绝顶石(上岩)三种,说“山绝顶者尤润”,就是说下岩石比不上上岩石,并认为将军山(今北岭盘古坑,又名宋坑)之石不及斧柯山。

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夏四月庚午,免除端州贡砚。

宋元符三年(1100年),兴起贡砚。

宋天禧三年(1019年),丁谓为相,特意安排亲信任端州知州,为他搜刮端砚。

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任端州知州,任期三年。任职期间,因前任以比进贡规定数十倍数量索取端砚,民间不堪其苦,包拯下令仅取贡数。离任不持一砚,深受端州人民爱戴。

宋治平年间(1064~1076年),坑仔岩开坑采石,并开始往水下发展(米芾《砚史》言:“治平中贡砚,取水月余方及石。”神宗时襄阳人魏泰《东轩笔录》载:端溪砚“岩石取于水底。”)

宋熙宁二年(1069年),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任广东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发觉“端守杜谘,取砚无餍,人号为杜万石。廉得之,恶其夺民利,因请著令,凡仕于端者,买砚无过二枚,端人甚德之”(万历《肇庆府志》)。

宋绍圣五年(1098年),书法家米芾到端州,所写《砚史》录下当时优质端砚的价钱为一千以上,与米芾同时代的杜绾《云林石谱》,亦记“端石纯品”的价钱为“十来千”。按宋钱千枚兑银一两,十来千值白银10余两。《砚史》还提到下岩石价钱为第一,认为“仁庙以前”(宋仁宗以前)所产端砚,多是下岩石。

宋元符三年(ll00年),途经端州的苏轼,看到端州采砚石工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的场面。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砚坑除斧柯、将军坑外,新增加有茶园,即今羚羊峡北梅花坑、绿端坑、蕉园坑、锦云坑(郑樵《通志》载,宋代此处有茶园44所,瑶人居住)。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砚坑增加了黄步石,又称黄坑,在宋崇水(周去非《岭外代答》记)。

明代,开始派太监监督开坑封坑,新开砚坑八个(宋公坑、宣德岩、水岩、朝天岩、古塔岩、屏风背、飞鼠岩、阿婆坑)。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太监宋某始开宋公坑,在北岭宋坑(盘古坑)之西。

明永乐年间,重开水岩西洞。

明宣德六年(1431年),知府王罃始开宣德岩(有石刻记载)。

同年,刘铭、栗友、玉英、玉罃等奉诏重开水岩。

明成化年间,重开水岩。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李敬再开水岩。由该年七月十七日开坑,至次年正月二十八日封坑,历时六个多月(有石刻记载)。其后即厉行封禁,“把总一员,专辖守坑,律令盗坑石比窃盗论”(高兆《端溪砚石考》)。水岩遂成为皇家专用之坑。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太监李凤以“钦差督理珠池内官监”职衔到端州开坑采办端砚(万历三十四年闭坑,烂柯山水岩外有题字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