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游狮子岭、惠济寺。在芜湖柳春园李鸿章长孙李惠龙尘封已久无人居住的书房内得吕留良虫蛀砚一方。书画署名“散之”“林散之”“林散之左耳”“左耳”“散之左耳”。自刻印章“左耳”。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安徽省主席李品仙邀至合肥,拟聘为“省府顾问”,先生对这个顾问头衔付之一笑,飘然离开。由合肥归,乘轮船至巢县,过西隐寺,在道行和尚那里住了两天,作诗论画。七月,在合肥得悉黄宾虹讯,惊喜雀跃,修书致以牵念之情。抗战结束,内战开始,作《今诗十九首》记之。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立安徽大学拟聘为文学、艺术教授,婉言辞谢。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得悉黄宾虹至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无比欣慰,致书问候。二女林荇若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长子林昌午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学画,思念之极,作《寄午儿剡县》诗记之。

1949年,在江上草堂。见人民政府干部廉正清明,与民共甘苦,深为感动,谓人曰:“中华振兴有望矣。”

1951年被选为江浦县(今浦口区)人代会常委,作为国家干部在江浦工作、生活了12年。其间于1956年出任江浦县副县长,1958年当选为南京市政协常委,1959年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1962年1月,当选为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春,作《岷江山水》图。6月6日至21日,政协江苏省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期间,结识范烟桥、朱剑芒、程小青、周瘦鹃、余彤甫等诗坛耆宿。

1963年,他正欲退休时,江苏省国画院聘其为专职画师,1月11日,偕夫人迁居南京中央路117号寓所。与画家钱松喦同住一幢两层楼房。从此,专心书画创作,成果日丰。1963年经画院何乐之介绍与高二适相识。春,游宜兴东西二氿湖、善卷洞、祝英台墓等地。暮春,由无锡归来,草书自作诗《归去》。秋,作姑苏十日游,游览了东山洞庭湖、消夏湾、紫金庵、西坞等地。书画署名“散左耳”“林散之左耳”“散之左耳”“林散之”。印章“左耳”“散之”。

晚年生活

1964年1月,作山水《不烦车马上寒山》图。初夏

,携林荪若、林昌午姐弟二人去黄山旅游写生。9月20日至27日,出席在南京召开的政协江苏省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9月20日三届一次会议委员合影留念。会议期间,结识苏州书法家费新我和王生香琴师。秋,经画院何乐之介绍,相识汪己文。书画署名“林散之左耳”“乌江林散之”“林散之”“散耳”“林散耳”。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长寿”。

1965年4月,随国画院房虎卿、丁士青、俞剑华、费新我赴扬州,在桑愉家得识蔡易庵,作诗记之。5月,随国画院诸公赴徐州写生,列车中与房虎卿、费新我畅谈甚欢,同游云龙山。9月上旬,草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楷书《卜算子·咏梅》、隶书《清平乐·会昌》、行书《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诗词6尺对开4条屏,赠瞻园留念。10月,汪己文转来傅雷求画之意,精心创作了八开册页山水画赠傅雷。11月24日,政协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作为“文化艺术界委员”,当选为常务委员。书画署名“林散之”“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

1966年1月,费新我画一幅《策杖图》赠之。8月24日,夫人盛德粹因患胃癌辞世。所藏大量图书、碑帖、字画被“红卫兵”查抄焚毁。悲痛过度,双耳失聪。9月,由林荇若接到扬州暂住,开始了七年流浪生活。作《荇庐雨居》诗,表达当时的心境。作《忏悔》长诗表达对夫人的思念之情。冬至,作长诗《忆昔吟》并序,纪念夫人辞世已逾百日。

1967年,退去中央路住房,将衣物、书籍等搬到“总统府”内国画院集体宿舍的一间房子存放。冬,回南京住林学院林昌庚处。

1968年春,林荪若由和县来南京,陪同游中山陵、灵谷寺。暮春,由南京去扬州,作《别思》诗。冬,回到南京住林学院林昌庚处。

1969年元旦前夕,中国第三颗氢弹试验成功;同时,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作长诗纪胜。12月30日,携夫人骨灰凄然回江上草堂,与林昌午同住。

1970年5月3日春节,他在乌江镇浴池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救治4个月始愈,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因自号“半残老人”。作《江村养疴图》。夏日,书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初秋,于江上草堂作《人在画中行》图。秋,投笺邀友,约邵子退、许朴庵游长江大桥。

1971年秋,自乌江至和县荪若处小住月馀。书画署名“半残老人”“散耳”“聋叟”。印章“林散之印”。

1972年5月24日,临《熹平残石》。7月,应汪孝文之请,作《黄山归葬图》。8月,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评选中,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书名初震。 秋,再度至和县林荪若处小住月馀,老友张汝舟来和县晤面,相见甚欢,联床笔谈。作《代函十首,赠张汝舟》。冬,原画院亚明、魏紫熙、宋文治、喻继高、音铭等赴和县探视,和县传为美谈。

1973年1月5日,《人民中国》杂志第一期刊出《清平乐·会昌》草书条幅,震动海内外书坛。此后,日本书道界的访华团体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对其书推崇备至。是年3月,他自江浦重返南京。春,“南京市书法印章展览会”在玄武湖公园展出,作《玄武湖书展兴言》。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作《书赠日本友人二首》诗。9月28日,自选了一些书法作品,编成《林散之书法选集》,该集“书法自序”刊载于南京师范学院(今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文教资料简报》。10月1日,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草书《咏梅》作品不翼而飞,作《失梅七首》告之。

1974年11月16日,白野抄成《江上诗存》三十六卷,作诗并画谢之。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长寿”“七十年代”“大年”。

1975年3月,以村上三岛为团长的日本书法访华代表团来宁在南京艺术学院拜访先生。作《日本书法代表团莅华访问赋此四章以赠》。5月,应荣宝斋之邀,林荪若、林昌庚陪同上北京;以《江上诗存》稿本奉请赵朴初、启功教正,二人极赞誉并为之作书序;结识李真、陈英将军。游长城、故宫、十三陵、北海等名胜,十馀日后回宁。作《北游十八首》诗。7月,启功由韩瀚、田原二人代呈一封信给先生,以求教诲。秋,陈慎之、冯仲华、庄希祖开始用钢板刻印《江上诗存》。初步完成上、中、下三册。冬,田原以白描手法画了一幅《林散之老人作书图》。

1976年6月,至南京林学院林昌庚处。8月中旬,范曾自北京来访,在林学院为林散之画像。10月6日,亚明画《四蟹图》。12月,回百子亭。书画署名“聋叟”“散耳”“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白文)“江上老人”(朱文)“半残老人”(朱文)。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长寿”“七十年代”“大年”。

1977年3月15日,高二适去世,极为悲痛。书“江南诗人高二适”墓碑。9月24日,题陆俨少画《舒凫人日诗思图》。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先生草书《毛主席词二首》。书画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朱文引首印章“曾登太白”“古为今用”“大年”“大吉羊”。

1978年2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由林昌庚、林丽青陪同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5月中旬,赴扬州小住。游览了史公祠和石塔寺,在王冬龄的陪同下到石塔寺古银杏树下写生。6月,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住工人医院68天,病中得诗23首。7月20日,自撰“诗序”,人编《江上诗存》。8月13日,尹树人、高可可至百子亭看望先生,老人取出《江上诗存》。9月,由南京归江上村。秋,以扬州石塔寺古银杏树和江浦惠济寺古银杏树为背景,创作了一幅《老木逢春图》,并在其左下角题:“聋叟时年八十有一岁”的款。同时创作的有《霜天红叶》,题《庭柯》一首,其跋云:“戊午秋日,八十二叟林散耳作于江上村。”10月15日,游采石矶太白楼,作《太白楼十首》。10月中旬,作《园霖和尚画聋叟像自题》。”11月2日,《江上诗存》全部刻印出来,精工线装一百套,每套分上、中、下和外编四册,共四百本。书画署名“林散耳”“散耳”。印章“江上老人”(白文)。朱文引首印章“大年”“大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