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山东黄海沿岸和近海诸岛均有山茶自然分布,山东山茶因其开花经冬历春,故称耐冬。在沿黄海的即墨、荣成和崂山等县的旧县志中,都有耐冬天然分布的记载。后因人为破坏,耐冬天然群落已不多见,只在人迹罕至的小岛上有天然耐冬群落分布。
人工栽培耐冬最有名的是崂山太清宫的大耐冬树。据明崇祯年间《崂山志》记载,此树为明代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自海岛移植于庭院的。现树高6米,胸径56.9厘米,冠幅8.7米。树干盘曲,如龙似蛇,树冠如盖。在百花凋谢的冬季,耐冬红花怒放,在绿叶衬托下,璀璨艳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作家蒲松龄小说《常玉》中的白牡丹(香玉)和红耐冬(绛雪)的故事,为这古老的花木添上一层神奇色彩。
在崂山的上宫、太清宫、华严寺、太平宫、明道观等寺庙中均有生长200多年的大耐冬树。荣成县的落凤岗、宋家等村也有百年以上的耐冬树。花色除大红外,亦有玫瑰红、粉红和白色,花型有单瓣、重瓣之别。
山东半岛是我国山茶自然分布的北界,现在剩下的野生山茶是极为宝贵的。崂山县林业局用短接穗扦插成功,为今后山东山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