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山东省齐河城附近乡村的舞蹈“绣球灯”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舞蹈《绣球灯》于清朝末年流行于齐河城附近乡村,因演员双手各舞“绣球灯”而得名。因其形式独 特,主题鲜明,历百年而不衰,以小周乡徐官庄的演出最为精彩。1985年1月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组成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与《山东卷》编委会为之录相。

主要道具为“绣球灯”。“绣球灯”由大小不一的圆球扎成,圆球各以8个竹圈扣成,大球在外, 小球以扣环或转轴镶嵌其内,可自由转动。转轴轴心安装转动烛座,烛座底坐较重,腊烛点燃后整个 球体无论怎样转动,烛头总保持向上。内球、外球均以彩纸裱糊,色调鲜艳。

扮装为古代武生装。演员头戴装有面牌的武生帽,或以彩巾裹头,上插面牌。上身着绣平肩的十 三太保彩褂,下身穿宽裆锁腿彩裤,腰系彩带,足登薄底沿云快靴,扮相英武洒脱。

演出一般由8名男青年组成演出队伍,演员双手挥舞绣球灯,采取单、双串花的串路挫步前进。 到演出地点打场后,演员以大剪股,小剪股(类似剪刀把形)、四门斗、大八字等图形跑圆场,并伴 以撇腿、挫步、扫蹚腿、胯摆、翻身、大亮相等传统武生动作。最后以手中的绣球灯摆出“天下太平”、 “天下一品”等字样,演出串路变化多端,色彩缤纷,热闹异常。演出时以民间吹打乐所演奏的[军 令]、[备马令]等曲牌为其伴奏,更增强了艺术效果。 解放前,演员多配一身青或一身蓝的“夜行色”服装,演出摆字多为“天下太平”,反映了劳动 人民与天灾人祸进行斗争的革命精神和企盼天下太平的强烈愿望。解放后,演员改配红、黄、蓝、绿 的五彩绸装,质料讲究,色调明快,演出摆字多为“天下一品”,以赞美蒸蒸日上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