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文丘里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把它们压得更挤,挤进规则平正的前后两片外墙中间。结果,没有留下任何一间屋子保持了舒服的矩形平面,包括小之又小的卫生间。这不是自自然然生长出来的建筑,这是硬捏成的。据说,其实这才真正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琐碎和杂乱呢——外表面看上去一水儿的整齐光鲜,倒也是好写照。

其矛盾,在于建筑的内与外。现代主义建筑原则要求以外观反映内部空间,而母亲住宅却在个微不足道的小房子的身上用起了古典的山墙对称的构图。把象征庄严、宏伟的符号用在这里,所以人们会觉得这所房子的外墙是贴上去的,完全不像是依据建筑空间的特性有机地长成的。

其矛盾,在于对称立面上的诡异变调。强调对称轴线的细部有圆拱(线脚而已并且断了)、横梁(硬嵌进去的)和方门洞(里面的墙一半是斜的,门歪在一侧,从正面看不见,只有歪着的门灯露出来),还有轴线上一道深深裂隙。紧贴轴线后部,有工作室和壁炉上方的烟道高起,略微偏斜,把立面的表情拉成斜眉耷眼。右边是以五个窗口正方形组成。但左边的则是一个小窗口和由四个方形所结合成的大窗口,虽然在面积比例上是相同的但是分割的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用行话讲,这就叫“平衡而不对称”。

由于沿用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家帕拉第奥(A.Palladio)的建筑型式,它成为沿街立面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筑居,在一种人生思考的关怀之中,空间明晰,装饰温情,并以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方式站在路人的视野中,也是一种居住的豪迈。

母亲之家的评价

“母亲之家”的文化身份往往难以界定,在通常情况下,它被认定为将“又丑陋又平淡”的美国饼干盒式设计传统与复杂的、奇形怪状的内部装修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性趣味。但事实上,“母亲之家”的意义可能更多地还是在于它对家族观念的滑稽认同以及对传统貌合神离的继承。

文丘里在充分考虑功能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将居住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一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私立场所,它模棱两可,武断而含混,当然也是隐喻式的。

批评家谈论母亲住宅,向来偏重的是它的这张皮,对里面各个空间落墨极少。因为恰是在这一点上,最集中地体现了建筑界对象征、符号、语义学等等深奥的当令学问的体认。此后20年间,“丑陋平庸”的游戏建筑甚嚣尘上,文丘里隐然有开路先锋之功。1989年,因为这个住宅,美国建筑师学会授予文丘里25年成就奖(即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25 Year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