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扇面就是扇子形状的一个面,在几何上是这样定义何为扇形的: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那么扇面是不是就是一个扇形的面呢?这样定义就有点过于狭隘了。现多指为书画作品的一种形式,分为折扇和团扇。
提起扇面自然免不了要联想起扇子,才子佳人,手持摇扇,风度翩翩。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
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
所以所谓扇面,其实是约定成俗的一种习惯叫法。
历史渊源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面画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以东晋王羲之书老媪扇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先。史载王羲之曾在团扇上画小人物;其子王献之的《为桓温书并画乌牸驳牛扇》。
到了宋代,随着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在唐末、五代基础上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书继》中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两宋盛极一时的画扇,创作了大批不朽之作,流传至今为我们饱览了两宋绘画的高尚艺术。小至花鸟画中的野草闲花,昆虫禽鱼,都运以精心,出以妙笔。
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
当代画家高贺琪、魏剑峰的团扇、折扇艺术颇高,是继宋元时期巅峰艺术的绪余,代表作藏品扇面作品《韵》、《兰》、《高士幽居》 等。
扇面的分类
分类依据
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从材质上分,又可分为纸质扇面、绢质扇面、竹木质扇面和其他材质扇面(如现代工艺的24K纯金扇面等等)。
折扇面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明代是折扇流行的开始,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折扇扇面少数用绢,多数用纸裱糊,便于书画创作;
团扇面
团扇又称“纨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团扇边框及柄以竹制,
扇面用洁白的丝娟,上画山水楼台、草虫花鸟等。早期多为圆形,后乃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海棠等样式。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自汉代至北宋是纨扇,扇的盛行时期。四川及苏、杭的纨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
扇面的创作
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画家在命笔之时必须考虑在这种特定的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巧妙的构图,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感觉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扇面的书画更能反映每位书画家的艺术真谛。
折扇面先以材料取扇形,在中间折一印,然后,按扇匹宽度及形状,从中间分别折之。折毕,剪齐两头,正面朝下覆于案上平开刷糊,每隔一折印中间粘一小纸条,再合一纸或绫绢,挣壁,干后按原印折起,刺齐两头,套边便可。
扇面虽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制,再加上纸的质地非常厚实,是由多层薄宣粘合而成的,并且有折痕。有的材料,比如说色纸、金笺、发笺等,它们的落墨设色性都很难掌握,一般的书画家不敢随意渲染。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曾经把在扇面上作画比做美女在瓦砾上跳舞。所以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扇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特别是山水画,往往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画家在构图布局时必须成竹在胸。所以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名品鉴赏
《豆花蜻蜓图》
五代北宋初年画家徐熙所作,此图画家裁取苗圃篱边之景,写豆花一帧,悉察
精微,用笔疏简,淡墨渲染然后敷色,天趣自然,别饶风致,笔姿动人,妙得神韵,野逸一派。
虽尺幅不大,但意趣超然,蜻蜒双翼翘起飞落技头,曲身下垂,形象逼真,枝头作特写状,淡墨粗笔写成而备施粉彩,花色鲜活,香气四溢,新色满园,碧叶下垂,倒挂豆荚,似有轻风拂来,“风吹疏篱添景色,晨露秋妆一夜新”之妙,构图打破平稳之势,美不胜收。《圣朝名画评》评:“多做园圃以求情状,蔬菜茎苗,以入图写”。画史记载:“徐熙笔不以色晕染淡细碎为功”。
《枇杷山鸟图》
作者宋徽宗赵佶,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
图绘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枇杷果以土黄色线勾轮廓,继而填入金黄色,最后以赭色绘脐,三种不同的暖色水乳交融,从而展现出枇杷果成熟期的丰满甜美。枇杷叶用笔致工整细腻的重彩法表现,不仅如实地刻画出叶面反转向背的各种自然形貌,且将叶面被虫儿叮咬的残损痕迹亦勾描晕染得一丝不苟,充分反映了宋代花鸟画在写实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平。
《早朝图》
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16.7cm,横50cm。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画心款署:“早朝图,都门客窗画,广陵禹之鼎。”钤“之鼎慎斋” 朱文长椭圆印。
图中写拂晓景色:陛殿沉沉,晓烟未泮,宫街漫漫,一官员身着朝服,
在僮仆挑灯引领下往赴早朝。虽在尺幅不大的扇面之上难以表现出人物眉目所传达的细腻表情,但禹之鼎通过人物的形态将困乏、疲惫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实技巧。
《兰亭图》
明,仇英绘,金笺,青绿设色,纵21.5cm,横31.2cm。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本幅无仇英款印,根据作品画风及画心右上项元汴的二方鉴藏印定为仇氏之作。图中以工笔重彩描绘王羲之在兰亭水阁观鹅、赏鹤的情景。在尺幅之间构图繁密,笔墨精谨,其中岩泉回转,虬松垂柳、春花翠竹点缀着园囿。人物形象儒雅,巾带飘逸,院中的家僮或携琴,或烹茶,他们的行为衬托出主人清高自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对开有明代书法家丰坊于嘉靖甲子(1564年)为项元汴《临王羲之帖》二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