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底养珊瑚”珊瑚养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renwen 提交于 周三, 2019/03/27 - 22:54
分类

  “不同的海域环境会有相应的珊瑚优势种。”廖宝林说,养殖珊瑚时,一定要“因海制宜”,他以徐闻、深圳海域为例加以说明,由于徐闻海域比深圳海域悬浮物浓度高,能见度差,因此,在徐闻海域的珊瑚优势种是耐受性比较强的种类,比如角孔珊瑚、滨珊瑚;而在深圳海域部分地区以鹿角珊瑚、蔷薇珊瑚为优势种。

  廖宝林同时建议,珊瑚养殖需要有专业且有资质的团队来完成,“如果不专业,在海底养殖珊瑚很可能会带来某些潜在的威胁。”廖宝林说。

  在这一点上,黄晖的观点跟廖宝林相似,她的团队还渐渐摸索出一套修复珊瑚礁的程序,主要有三个阶段:评估—设计方案—实施。

  黄晖提出,评估阶段首先搞清楚要“种”珊瑚的这块海域的生态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要搞清楚待修复区域处于什么状况,退化到什么状态了;其次搞清楚退化的机制是什么,“有一个恢复力指数可作为参考,如果恢复指数小于破坏指数,环境压力不能消除,那么种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

  根据黄晖团队经验,找到适合区域后一般要先种一些先锋种,一年能长10厘米到20厘米,可以先把位置占下来,防止大型藻类覆盖,这样才会有一些生物过来。

  最后在技术上,虽然可以借鉴一些别人的经验,但不能照搬经验,她以一次亲身经历为例加以说明,有一次他们借鉴别人的经验,用塑料轧带绑着珊瑚苗,但是半年过去发现轧带老化全部断了,“总的来说,种珊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晖感叹道。

  5 封海育林

  自然修复珊瑚礁最有效

  专家认为,要大面积恢复珊瑚岛礁,人工修复始终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依靠其自然修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远来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封海育林”。

  目前黄晖的团队已经掌握了有性繁殖珊瑚和无性繁殖珊瑚两种技术。对于珊瑚的有性繁殖,廖宝林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农历的四五月份月圆之后的10—15天内,晚上7时到10时之间到海底去收集受精卵,“不确定性太大,经常扑空,有一次我连续10天出海才最终收集到了珊瑚的受精卵。”

  “有性繁殖珊瑚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种子资源消失。”黄晖也表示,在珊瑚人工养殖中,有性繁殖培育消耗的人力物力及培育时间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主要还是以无性培育为主。

  “无性培育就是出芽生殖,类似树的扦插技术。”廖宝林解释道,这一技术相对于有性繁殖来说,成活率高,技术难度小,选择合适的海区采集珊瑚枝条,拿回实验室培育到两三厘米后即可投入相应海区。

  廖宝林认为,有性繁殖的难点在于将种苗投海,因此,他所在的团队在人工礁盘的研发、礁盘投放设备的研发方面经历了多次的探索和失败,最终不断改进,才使得相关设备趋于完善。

  不过,黄晖认为,在海底养殖珊瑚来“植树造林”、人工修复始终只是辅助手段,大面积珊瑚岛礁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其自然修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远来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封海育林’。”黄晖说。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已掌握珊瑚有性繁育和规模化无性繁殖技术,对未来开展规模化的珊瑚礁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