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无须多补 好好吃饭即可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19/06/02 - 22:53
分类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5-04-02

  ●营养不仅是“吃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吃”,什么时间吃、什么环境吃、什么心情吃都对营养结局影响甚大

  ●儿童不宜随便补充蛋白粉,最优质的蛋白质是鸡蛋

  医学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喜红

  儿童营养门诊中,常有家长咨询:“孩子吃什么营养品好?”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临床营养专科刘喜红表示,儿童的早期营养确实非常值得重视,不过,家长往往也存在误区,比如忽略了普通食物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是大脑能量的唯一来源,考试前最需要的不是大鱼大肉,而是“好好吃饭”;儿童不宜随便通过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最优质的蛋白质是鸡蛋。

  更多家长把营养简单等同于“吃什么”,其实“吃什么”关注的是营养素问题,只占“营养”的一部分,不仅要关注“吃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吃”,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什么样的心情下吃。

  考前别盲目补充营养 应好好吃饭

  刘喜红表示,不少家长以为只有特定的食物才叫做“营养”,实际上营养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水、纤维素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每一种营养素在人体的运作中都各司其职:蛋白质是生命物质的基础,脂肪是能量的储备仓库,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是无所不能的“生命护卫士”,微量元素是无处不在的生命要素,水是生命必须,纤维素是肠道的“清洁工”。“这些营养素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它们在身体中的含量不尽相同,但同等重要,无论缺了哪一个,结构功能都不行。”

  这七大营养素又“藏身”在五大类食物中,即主食、动物蛋白、蔬菜、水果和奶类中。刘喜红表示,如果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包含了这五大类食品,那便符合营养的标准,不用过于拘泥各类食物的比例。

  在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来临时,考生总是废寝忘食的备考,大脑超负荷运转,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做很多肉、鱼、鸡,或者买来各种补品。刘喜红表示,其实考前餐谱不用这么麻烦,“好好吃饭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当我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的时候,碳水化合物是我们大脑能量的唯一来源,包括米、面等主食,以及糖、巧克力等包含大量碳水化合物。所以考前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而不是盲目地补充别的东西。若是觉得脑力不够、大脑转得慢的时候,可以选择吃一块巧克力来补充。”

  胡萝卜素、奶类食品、动物内脏都是维生素A含量很高的食物,当我们长期使用电脑、电视,眼睛感到干涩劳累时,就要多补充这些食物。油炸食品吃得多,可以额外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口腔炎、口腔溃疡了就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

  小孩不宜

  过度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分优质蛋白和非优质蛋白。刘喜红表示,最优质的蛋白其实是鸡蛋,而并不是价格昂贵的蛋白粉,并且蛋白质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她介绍,蛋白质是酸性的物质,过量的蛋白质进入体内后,体内维持酸碱平衡的系统就需要释放更多的碱性物质来维持平衡。而在人体内,钙质是最重要的碱性物质,主要从骨头里面释放出来。可想而知,假如过度地额外补充蛋白质,会导致骨头软化,老人更容易出现骨折,小孩的骨头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肝肾排泄和转换,过量地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肝肾的负担。“食物在某种程度上与药一样。”刘喜红提醒说,人体长期摄入营养不足有发生营养素缺乏的危险,但摄入营养水平超过人体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同样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营养行为和气氛 也是营养一部分

  大部分家长谈到营养,想到的都是“吃什么”。刘喜红对此观念进行了纠正——“吃什么”实际关注的只是“营养素”,而影响营养结局的不仅仅是营养素,还包括营养行为、营养气氛等,刘喜红的诊室有时候会变成家长的“喂饭室”或者小患者的“用餐室”,因为她要观察儿童的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这对于营养结局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这两者属于喂养实践,甚至比营养理论更重要”。

  “我们不仅要知道吃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吃,什么时间吃,什么环境吃,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吃,只有会吃,才能获得均衡的营养结局。”刘喜红解释说,营养行为就是行为方式,不良的营养行为包括边看电视边玩边吃饭、暴饮暴食、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明明马上要吃饭了还在饭前吃很多的零食等。

  而营养气氛则是指吃饭时候的氛围。刘喜红指出,有的家长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你今天考试为什么没有及格?”“今天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等,饭桌俨然成了训话的场所,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下吃饭,营养又怎么会吸收得好?“吃饭的本质是一种享受,吃饭就应该好好吃,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看书、听歌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