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坚果和炒货时一定要掌握“一看二闻三少量”的原则,如果短时间吃不完,要分成小袋放进冷藏室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食用油、肉制品、炒货坚果食品等28类产品的抽查情况,一些大豆油、炒货等检出了超标的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均是强致癌性物质。春节临近,坚果炒货是很多家庭必备的年货,如何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坚果炒货呢?请听专家详解。 (摘自《京华时报》)
购买时一看二闻三少量
坚果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不过,如果买到含有黄曲霉菌的产品可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黄曲霉菌是一种容易在种子类食物中滋生的霉菌。黄曲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28℃~33℃的温度,湿度在80%~10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这些霉菌还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此外,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乳及乳制品等均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指出,在购买坚果和炒货时一定要掌握“一看二闻三少量”的原则,首先肉眼观察有无霉变,其次要闻闻有无霉味等异味,最后切记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
此外,由于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食用加工前,能够洗涤的,要充分搓揉淘洗,去除种子表面的毒素。
合理储存 避免变质
除了购买时需要注意外,食物在家中的储存及食用习惯对远离黄曲霉毒素也非常重要,否则即使买到了合格的产品,过段时间食用时却成了危害健康的食品。
范志红提醒,除了要小心坚果里是否有黄曲霉菌外,如果买回放置一段时间后,坚果有不新鲜油脂的味道即哈喇味,说明其中可能有较多油脂氧化产物,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油脂氧化产物可能促进衰老。这种坚果最好弃而不吃。
此外,坚果如果短时间吃不完,要分装到小袋放进冷藏室甚至冷冻室中,才能长时间保存。特别是那些已经去壳、切碎的坚果,最容易变质。
她还提醒,坚果不是大量吃的东西。每天最好吃一小把,而且吃了坚果,菜肴、主食就要少放油,把相应的脂肪量省出来,这样就可以既得到坚果的营养保健作用,又避免发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