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食品?其实是仿生食品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19/06/03 - 00:18
分类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4-01-13

人造食品?其实是仿生食品

 

火锅里的鱼丸、虾丸、蟹棒,大部分都属于“仿生食品”。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

  真正的人造食品目前尚未走出实验室 各种仿生食品已走上餐桌 营养不减价格便宜

  一种可替代鸡下的蛋的“人造食品”近期在全美各大超市上架。据称,这种“人造鸡蛋”主要由豆类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构成,可广泛使用于面包、蛋糕、蛋黄酱、鸡蛋面的制造过程中,不但可安全食用、有效降低超四成成本,还更加环保。因此,该公司获得比尔·盖茨等投资者的青睐,估计最快今年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消息让“人造食品”成了热门话题。

  而据专家介绍,真正的人造食品目前尚未走出实验室,仍处于概念性研究阶段。所谓的“人造鸡蛋”其实是各类仿生食品中的一种。目前各种仿生米、面、虾、蟹已经走上人们的餐桌,不但品种丰富,而且价格更便宜。仿生食品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其他更容易获得的天然食品,只要加工过程符合安全标准,食用也有保障。

  新动向

  “人造鸡蛋”在美国上市

  美国旧金山市一公司研发了一种可以替代鸡蛋的人造食材日前在全美上架出售。据称,这种“人造鸡蛋”可取代鸡下的蛋,广泛用于面包、蛋糕、蛋黄酱、鸡蛋面等制造过程中。

  该公司声称,“人造鸡蛋”是用12种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的,其中从豆类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是主要成分,其口感与鸡下的蛋无太大差别,用其制成曲奇饼甜而不腻。据介绍,与鸡下的蛋相比,这种“人造鸡蛋”可降低约40%的成本,也更环保,吸引了不少商家的注意,据称已获得比尔·盖茨等投资者的青睐,正计划与麦当劳、肯德基等集团合作,最早今年进入中国市场。

  也就是说,“人造鸡蛋”很可能就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了。这一消息让“人造食品”成了热门话题。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造食品”,这类东西除了口感,营养和食用安全到底如何?

  专家解读

  人造食品尚未走出实验室

  “从目前国内外报道透露的信息来看,美国人研发上市的这种鸡蛋,与其叫做‘人造鸡蛋’,不如称为‘仿生鸡蛋’更为贴切。”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解释称,“人造食品”和“仿生食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由来已久,原材料取材于各种天然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各种营养强化,使其口味与某一类天然食品相似。像国内已经禁采的发菜,目前其仿生类食品已形成规模生产。所以春节前后注重好意头的“老广”在餐馆里仍能点到寓意“发财”的发菜。

  “而真正意义上的‘人造食品’,目前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根本未能规模上市。”王晓波介绍说,去年8月,世界上首个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出来的人造牛肉制成的汉堡在伦敦试吃会上亮相。这片140克重的汉堡肉是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rk Post教授带领团队经过7年研制而成的。研究人员从牛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出干细胞,放入营养液中,使其不断生长增殖,最后收集到约3000条薄薄的“肉丝”,才组成一块正常大小的汉堡“肉饼”。但这片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人造牛肉”成本高达33万美元,显然仅能做概念性的研究,离人们的餐桌还很远。

  现状

  仿生米面虾蟹已上桌

  “而讲到仿生食品,多数人吃过还‘蒙查查’。”王晓波说,很多人一到冬天吃热腾腾的火锅,喜欢点鱼丸、虾丸、蟹棒,这些大部分就属于“仿生食品”,即不是完全采用天然的鱼、虾、蟹制成的,而是选用一定配比的大豆蛋白、淀粉、添加剂和一定比例的鱼糜仿制而成的。合格的仿生食品严格按照一定的加工要求,其口感味道不错,价格往往更便宜,满足了更多人的口腹之需。

  据王晓波介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生产仿生食品,目前已经上餐桌的仿生食品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粮食类:人造大米、杂粮大米,主要是用大米、杂粮中的碎料再加工,有的还加入强化的B1、B2等营养剂,其口感接近种植的大米。

  海产类:虾丸、鱼丸、墨鱼丸、蟹棒等。海产类是仿生食品产量最大的一类,一般是以相对低值的鱼、虾为原料生产出鱼糜,并根据口感、营养、形状、色泽等各种需要,按比例添加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仿生鱼翅则从鱼糜和海藻中的提取物中取料,添加面粉、蛋白、色素等制成。日本人还用猪皮为原料制成仿生海蜇。

  肉蛋类:瘦猪肉、牛肉、鸡蛋等。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就开始用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研制仿生瘦猪肉、牛肉,仿生鸡蛋近期也在美国规模上市,用的主要原料也是植物蛋白。

  水果类:苹果、菠萝等。像美国人用海藻、明胶、色素和糖等原料制成仿生菠萝,因口感、营养不错,又方便携带,曾作为太空食品随宇航员飞往太空。

  专家评价

  天然食品未必最好

  仿生食品也有优点

  随着现代化加工业的发展,各类加工食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些年来,随着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更多人喜欢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原生态,推崇“天然食品”,仿生食品是否反其道而行?

  “其实,客观来看,天然食品未必都最适合每个人的营养需要。”王晓波分析称,比如一些天然的动物肉类及蛋黄所含合格的胆固醇相对较高,高血脂人群长期食用未必有益;而用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合格肉蛋类仿生食品,其口感味道不错、营养构成又比天然的更适合高血脂人群,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健康的需要。又如添加了杂粮和强化营养剂的合格仿生大米,对患有心血管、糖尿病的人群来说,其营养价值可能还更高、便适合他们食用。像不少以豆制品为原料的素鸡、素火腿,在餐桌上已广为人们所接受。

  “仿生食品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其他更容易获得的天然食品,只要加工过程符合安全标准,其成本更低、食用也有保障。”王晓波补充说,由于人口越来越多,耕地和海洋资源越来越有限,所以,发展仿生食品还有助于缓解人口增加可能出现的食品短缺危机,同时也能保护自然、避免过度开发。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仿生食品不但有存在的必要,发展潜力还不小。

  面临挑战

  生产规范监管跟不上 易被不法商贩钻空子

  “虽然仿生食品的发展前景看好,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王晓波坦言,科技界研发仿生食品以缓解食品短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初衷,在各国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生产加工规范和监管跟不上,易被一些只顾追逐利润的不法商贩钻空子。

  《瞭望东方周刊》就曾报道过一些商家为满足订货方以低廉的价格进货的需要,完全不用鱼糜违规生产出所谓的“鱼丸”实际上只是一种用植物蛋白、淀粉和添加剂制成的丸子状风味食品。一些企业照样以“新鲜的”“原汁原味的”广而告之,消费者可能根本不知道。

  “虽然我们不能因有这种不法行为的存在而抹杀掉仿生食品的价值和意义,但如何规范生产、加强监管,确实是业界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王晓波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仿生食品的被接受程度和发展将大受制约。

  如何挑选

  看清食品成分 吃个明明白白

  有不少人发现,现在一些火锅料虽然便宜,但越来越“不如以前有味道”,特别是各种丸子,吃起来淀粉似乎比肉还多。其实,这很可能就是仿生食品。据王晓波介绍,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不少价值便宜的速冻虾丸、鱼丸、墨鱼丸、蟹棒多为仿生海产品,并非全由纯鱼糜或虾肉、蟹肉制作而成的,多数添加了植物蛋白、淀粉和添加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合格的仿生食品在其包装上都应加上“仿生”、“模拟”等字样以示区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