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记忆也可能是假的!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19/06/09 - 23:58
分类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5-08 作者:朱寅莹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记得刚才把书放在桌子上了,可就是找不到。经过翻箱倒柜之后,才突然发现要找的书竟然在沙发上。这时候我们会想:难道是我的记忆被篡改了吗?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虚假记忆。

  你知道吗?记忆也可能是假的! 

  记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记忆应当包括信息的识记、保持、再现三个方面。如:识记是见到桌子后将其与周围的物体区别,并在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反应,保持就是将桌子作为一种痕迹留在大脑中;再现或再认是痕迹的重复出现。但是,不是所有的记忆都是完全正确的。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过相关实验,她向参与者展示一张虚构的迪士尼广告——一张参与者小时候和兔子罗杰的合成照片。结果167名参与者中有16%认为自己小时候确实和兔子罗杰合过影、拍过广告,并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境。而在她的另一个实验中,把参与者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照片同一张热气球的照片合成到一起。结果每两个参与者中就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大脑都可能会错误地回忆出明明不存在,偏偏“历历在目”的事情,特别是关于童年时期经历场景的记忆。罗福特斯给这种现象起了一名字:想象膨胀,又称虚假记忆。

  你知道吗?记忆也可能是假的! 

  虚假的记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专家认为,情绪、因果关系和内隐记忆都会造成错误记忆。当人受到情绪,特别是强烈情绪影响时,会对特定事物格外关注,此时我们注意范围变得狭窄,感兴趣的细节格外清晰,而其他重要的细节就会被“无视”。这样,不经意间就会造成记忆上的错觉。当人们看到不连贯的事物时,不自觉间会把所见片段组合成一个很有逻辑的画面,这就是归因,这也会导致记忆的扭曲。除此之外,记忆错误和内隐记忆有所联系。内隐记忆,就是一种自动的、不需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可它会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信息的记忆比对非社会信息的记忆更具内隐性。

  除此之外,科学家利用大脑成像技术对创造记忆和储存记忆做了相关研究。他们发现大脑灰质内部的海马体能充当记忆储存箱的功能,但是这个储存区域的分辨能力并不强:对相同的大脑区域的刺激,可以让它产生真实的和虚假的记忆。而对真实记忆与虚假记忆的区分,研究人员提出了根据背景回忆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果某些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由此便可以根据记忆的清晰度对虚假记忆有所判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