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商业

惠安商业集市的形成,可追溯至明代以前。集市上主要为小商小贩,经营海产干制品、京果、棉布、油脂、糖、大豆、粮谷、干菜、药、茶等南北货。邑内仅典当铺行业就有7家。崇武、洛阳、辋川、峰尾、东园等乡镇集市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大商行不亚于城关。

民国时期,惠安匪患频仍,商业受害尤烈。民国18年(1929年)6月6日,匪首汪柴水率300多名匪徒攻破城门,益成、义记等19家大商行被洗劫;陈添、林情等13个富商被绑架勒索巨款;约有200多家商店的涂寨街同时被洗劫一空,一时间大小商户纷纷倒闭。抗日战争时期,海上被封锁,公路奉命自毁,侨汇中断,境内百业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通货膨胀,商业不景气,市场冷落,民不聊生。

1949年9月6日,惠安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作为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行登记和行业调整,逐步形成以国营为主导、国营集体、私营三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业体系。1953年商业机构和体制发生变化,购销业务迅速发展。至1957年市场上的国营、合作社商业比重占57.17%。1958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大合作,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及个体商业逐步过渡为国营商业。1959~1961年发生自然灾害期间,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1962年初,国营商业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集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实行奖售收购、对流贸易,市场贸易状况逐步好转。至1965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市场活跃,物价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机构网点大精简、大合并,集市贸易被关闭,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使得已经缓和的市场供应又日益困难。1976年,商品紧缺,连肥皂、火柴、锅、碗等日常用品都供不应求。

1979年起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改革开放政策。商业部门在大力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扶持集体、个体商业,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促使城乡购买力逐步提高,社会商业商品购销额稳步增长。1989年,全县社会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32亿元,其中国营商业购进额7368万元,供销社购进额2628万元,其他商业购进额3222万元;销售总额4.04亿元,其中国营商业销售额1.33亿元,供销社销售额6571万元,其他商业销售额2.06亿元。

社会事业

概况

惠安县素有“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之风。自北宋置县始,就设有县学——明伦堂,以经史课士。宋末,境内已有螺山的“龙山书院”、登科山的“科山书院”等讲学授业的地方。明清时代,又有义塾、私塾、家塾、社学和书院等。时,惠安诸乡先后设置社学21所。社学、义塾兴起,民间子弟识字学文化的机会增多。由于学风兴盛,惠安自唐至清中式进士达172名,明清两代中举人536名。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惠安县第一所公立小学——惠安官立学堂(今惠安县实验小学前身)创立。翌年,在县城基督教堂设立私立时化小学。

民国初年,私塾、学塾因受限制和转化,逐渐减少,而小学开办逐渐增多。是时,既有公立小学,又有侨胞、乡绅和教会办的私立小学。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县公立私立小学增加到172所。后因战争,至1949年,全县小学减少到132所,教职员工723人,在学学生2030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6.28%。

民国5年(1916年)惠安县立中学创办(即今惠安第一中学),小学毕业生得以在县内继续升学。学制3年。民国29年,县内有公立、私立中学各1所;1949年,境内有普通中学4所(含省立水产职业学校),教职员工113人,在学学生160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惠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52年开始改革旧教育制度,对私立学校进行整顿,改私立为公立,确立教育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年夏,小学增至218所。1958年,确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但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办学一哄而起,不仅有中学8所、小学423所,而且各社队也办起35所农业中学之类的职业学校。由于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师资和管理跟不上,教育质量下降。

20世纪60年代初,贯彻《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教学。1963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发展耕读小学,解决贫下中农子女入学问题,防止出现新文盲。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小学校先后“停课闹革命”。1968~1969年,学校陆续“复课闹革命”,按照毛泽东“五七”指示,建立学农、学工基地,以“阶级斗争”、“大批判”为主要教学内容,大搞“开门办学”,分散设点,盲目提出“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口号。1971年,全县中学竟达101所(其中完中14校),办学力量分散,教学质量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以条件定发展速度,定办学规模,定实现期限”的原则,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开展教学改革,开辟第二课程,推广电化教学。自1980年始,职业、专业技术教育再度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发展。1983年,全县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87年基本实现无文盲县。至1989年,全县有小学362所,在学学生122812人,教职员工5540人;中学26所,附中26所,在学学生25921人,教职工2198人;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53班,在学学生2449人。大、中专统一招生后,惠安每年为国家输送300~400人,有的年份多达500人。

学校

中专:惠安职业中专学校、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惠安高新中等专业学校、惠安经贸学校

中学:惠安一中*、惠安二中*、惠安三中*、惠安第四中学*、青山中学、荷山中学*、黄塘中学、岩峰中学、东周中学、獭江中学、滨江中学、辋川中学*、螺城中学、、梅峰中学、苍湖中学、五峰中学、山霞中学、净峰中学、小岞中学、后西中学、尾山中学、美仁中学、上坂中学、锦水中学、工农中学、松林中学、崇武中学*、文笔中学、吹楼中学、大吴中学、东桥中学、襄惠中学、东山中学、候卿中学、莲山中学、许厝中学、瑞东中学、科山中学、嘉惠中学*、延寿中学、乍港中学、伙成中学、溪东附中、高级中学*、广海中学*、螺光中学、惠安综合

带 * 号为高中或带有高中的中学

交通

国道324线惠安路段及复线、泉州沿海大通道惠安路段即省道201线、沈海高速公路惠安路段、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惠安路段、福厦铁路惠安路段、漳泉肖铁路惠安路段、沿海通港公路、惠崇、惠黄、涂斗、玉辋线崇武环岛路、城西大道及通乡镇高等级公路、县际过境公路。

历史文化

风俗

惠安风俗,含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行业习俗、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等,是经过千百年来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华侨长期交融,嬗变而逐渐形成的,颇具闽南侨乡特色的民俗风情,显得古朴淳厚,而又五彩缤纷。

考古发现,惠安先民属闽越族,人们滨海而居,资食于海,有断发纹身的习俗。

入宋之后,惠安置县,民俗简朴,“有太古遗风”。元末,蒙古族人入惠定居。明初,阿拉伯人始由泉州移居境内白崎等地。他们带来自己的信仰和风俗。明代中后期,籍人陆续远渡重洋,遍居东南亚诸岛国,本土民俗逐渐渗透到侨居国。因此,惠安民俗,不仅沿海与山区,城镇与农村都有各自奇异的色彩,而且民间崇鬼神、信巫卜也是普遍的。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强制推行“新生活”运动,民国自发倡议移风易俗,但均未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