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追溯学脉源自三国时期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8年5月16日由国立江苏大学改称而来,1937年迁至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史称“重庆中央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1949年8月8日,接南京军管会的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更名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大学被调整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及南京大学等多所学校。
“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政府1927年在大陆设立、1949年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的中央大学。关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以“在台复校”名义创建的“国立”中央大学,详见“中央大学”等词条。
自1902年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创办南大前身三江师范学堂起,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几次更名,这所学校于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迁校至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等地办学,据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家福介绍,此时中大所得的教育经费是西南联大的3倍。地处民国时期首都、陪都的优势,加上历任校长用心经营,中央大学的发展蒸蒸日上,1946年9月中央大学拥有7个学院、37个系、6个专修科、26个研究所,是当时国立大学系科设置之最。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不再是首都,中央大学院系调整,衍生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2所学校,至此中央大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沿革
古代部分
依据中央大学所编校史:中央大学前身上可溯至三国时期所创国立学校,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变迁。依据更名南京大学之前的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中央大学古代校史始自公元258年(三国东吴永安元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所创国立学校,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南朝宋时设文、史、儒、玄、阴阳五科为史上首所分科高等学府、教育与研究合一大学,至明朝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高学府,历代曾设校于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钦天山下等处;金陵非京师时期由中央太学改作郡学、路学或府学等南京地方学府,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 (详见南京太学)
三江师范学堂(1902-1906)
1902年5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三江师范学堂开始筹建,开启南京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之先河。(详见“三江师范学堂”)
两江师范学堂(1906-1911)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两江师范学堂停办,校址被军阀占据改为军营,1914年续办。 (详见“两江师范学堂”)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1923)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现在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5年9月10日,南京高师正式开学,设立中国第一个体育科,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开端,开创了中国现代体育事业。商科于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商科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为中国培养了最早期的高级工商财经人才。1918年10月,中国科学社设在南高师,南高师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大本营”、“中国自然科学的发祥地”。1920年,南京高师“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此后高师改大学,定名“国立东南大学”。 (详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国立东南大学(1921-1927)
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近代史专家梁敬镦(和钧)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有评论:“东大所设文史地部、数理化部皆极整齐”,“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在不亚于北大”。
1921年,商科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此时国立东南大学学科齐全居全国之首。1924年4月,停办工科,以工科机械、土木、电机三系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改组成立国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占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院校在“大学区制”下合并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详见“国立东南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1928)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6月,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原由该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和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在首都南京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初设九个学院:文学院、哲学院等。 (详见“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江苏大学(1928-1928)
1928年2月,因“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规,校名改为国立江苏大学(后只称江苏大学),此举遭到学校上上下下反对,引发了“易名风潮”,学生请愿代表团恳请改校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等,但政府大学院没有回复,为此学生罢课三天。最终,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大学委员会于1928年5月16日做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易名风潮”始息。“国立中央大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详见“国立江苏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
(一)易长风波
1
930年10月至1932年8月不到两年内,先后有朱家骅、任鸿隽、桂崇基、刘光华、段锡朋、李四光等人被任命为中央大学校长、代校长。直至1932年8月26日罗家伦被任命为校长,易长风波遂告平息。
(二)发展时期
罗家伦就任中央大学校长后指出:大学应该承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一个大学不能负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
他还提出:“欲谋中央大学之重建, 必循‘安定’‘充实’‘发展’三时期以推进。”罗家伦任内延聘名师充实师资,调整扩充学科设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等,这些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罗家伦治校的十年,中央大学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
(三)“万人大学”规划
1934年,罗家伦认为“中大发展的时机到了”,决定另辟新址,建设“万人大学”。初步选定中华门外约七公里处的石子岗一带为中央大学新校址。1935年11月,内政部颁发公告,征得石子岗8000亩土地为中大新校址。由教育部出面,聘请叶楚伧等9人为新校舍建筑委员会委员。聘徐敬直、李惠伯为该委员会专任工程师。
石子岗新校址原预计1938年秋落成,30个月以后即可全部完工。但新校址动工半年后,便发生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上海。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中央大学西迁,罗家伦也因此留下了自己的“文化遗嘱”:希望“于抗战胜利以后,每个爱护中大的人,是一定要把它实现的!”。他的这个遗愿,后来终于被南大人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