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7
分类

寒气伴冬节而来,“是月也,天子始裘”,民间也生火加衣以御寒气,“十月朝,十家小户穿棉袄”。对于异乡的游子、远戍的征人,寒衣的寄送更是牵动千万人的心弦,孟姜女的传说故事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民间小曲:十月里芙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北方民间以此将十月初一定为追悼亡人的寒衣节。宋时,寒衣节即和清明、中元节并列为悼亡节。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送冥衣改为送冥币,寒衣节的节俗特色逐渐淡化了。

冬至

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但是在古代,冬至不但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此日昼短夜长到了极点,以后白昼便逐渐延长,故有"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的说法.

汉代以前,每逢冬至要停止一切工作,认为此日阳气初升,但非常微弱,要尽量减少消耗.另外,阳气上升,春天将至,还要庆贺.从魏晋以来,冬至日或次日皇帝都要接受百官朝贺.明正统己巳(土木之变)一度废止,清代又恢复.

冬至日官方要祭天,因为此日阴气极盛,但却是阳气回升之时,所以祭天.民间则要祭祖.另外,还有吃馄饨的习俗.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从冬至日开始数九,要过九九八十一日方能寒尽春来,故古人设计了九九消寒图.常见的是文字消寒图.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为繁体,下同)、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等,每字九笔,日描一笔,描毕正好八十一日.还有梅花消寒图,一支梅花八十一瓣,描完后也就出九了.

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腊祭日,是中国先民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汉代改“蜡”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坊神、虎豹神、水庸神、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从汉代到南北朝逐步固定在腊月初八为腊祭日。以后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这种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

后来佛教传入,汉传佛教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修道六年,过着绝欲苦行的生活。一天他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昏倒在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佛教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这一天就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于是,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

随着佛教的兴起,于是佛教的成道节和腊祭日合在了一起,并逐步掩盖了腊祭日的本来节日含义。

祭灶日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秦或序曲罢!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昔日北京,每逢到阴历腊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盐店、杂货铺、南纸店、百货摊都以代卖“灶王爷”。这种要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来自华北的“版画之乡”天津杨柳青。那和蔼、肃穆、善静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盛装端坐,给人们以庄重的感觉。

每年一度,人们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不能说“买”)来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陈旧不堪的旧灶王像。这似乎是在向人们预告,除夕马上就要来到了。

给灶王爷、灶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更不须用牛羊三牲,只须一些“糖瓜“(用麦芽糖制做的像鸡蛋大小的瓜状糖块)就可以了。稍考究一点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他老人家就会更心满意足。灶王爷骑的神马,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云“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上天”,这天人们称它为“祭灶日”。在北京,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长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咀唇上。即使灶王爷不馋,人们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边,看业灶王爷贤伉俪都是喜欢吃甜食的。至更尽时分,家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燃放鞭炮,举家男子罗拜,祝以抑恶扬善之词,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启秦人间一年之善恶,而妇女不能参拜,只于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

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语,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去,初一五更来”的对联。这天或提前,家家户户都婆.到街头买回用玉米或小米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上天瞎汇报。同时燃鞭放炮送灶神。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握成团子,分发给家里的小孩或大人吃。按传统观念,祭灶日为新年的前奏。延续流传口诀是:二十一,送闺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即打扫卫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赶集(也有叫小圪挤,即碾上碾米面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馍);二十九,打壶酒;三十,墙上贴上胖孩 ; 初一,撅的屁股作揖。

贮财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在除夕之夜,家中一切物件皆视为“财”都宜“贮”之,以保来年财源滚滚,吉利昌盛。

抢银水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川东一带、川西一带。每年正月初一这天,人们争相早起担井水,称为抢银水。民间认为:谁最早担回水,谁这一年就会最兴旺发达。满缸清银水,象征财源涌进。有的地方还用抢回的银水烧茶,献于堂屋的神龛之下,祈求神灵保佑发财。

烧头香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旧时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到寺庙上香。大年初一,许多人竟相赶早,争着到届里上第一柱香,认为这样可带来好运。

雨水节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川西一带。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保尽快怀孕生子。该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棒棒节

大年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彭州市“棒棒节”庙会赶会的日子。不过,从清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被当地人视为盛事的“棒棒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棒棒节几乎成了鲜花节。

大年初五上午,村民们背着背篓从四面八方的山路赶来,很多彭州市市民也骑着摩托坐着车来了,关口镇热闹非凡,大街小巷水泄不通,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庙会上,卖扁担的、卖小吃的、卖百货的样样都有。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最多的是卖花草摊位的,而不是卖扁担的。

庙会上,各种花草争奇斗艳,其中卖得最火的要数彭州市有名的兰花和茶花。红梅花、海棠花争相吐蕊,在大街上我们随处可见村民们的背篼里大多背着一株枇杷树或是一株海棠花;一位大爷刚刚买到一株绝好的兰花,脸上笑逐颜开;几个城里人骑着摩托赶庙会归来,车后捆着几株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