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旅游】境内旅游资源有“龙山文化”遗址、一代词宗李清照故居、东方商人孟洛川、西河遗址、平陵城古址、齐长城、李开先墓等文化遗产;明水泉群闻名全国;有白云湖、垛庄水库、锦屏山等。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百脉泉公园,清照园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 1995年6月成立市旅行社。1997年8月设立市旅游局。1998年5月成立旅游服务中心和清照旅行社。1998年旅游收入1600万元。
名胜古迹
百脉泉位于市区东北部原龙泉寺院内,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因“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泉池长26.6米,宽14.5米,四周砌石,中架拱桥。水深2~3米,百脉俱出,喷涌着晶亮水泡泛花而上,似珍珠滚动;红鲤游弋其间,呈 “鲤鱼戏珠”。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7℃左右。泉边,建于明代嘉靖以前的龙泉寺部分建筑保存完好。院门匾额“龙泉古刹”,系明代著名书法家雪蓑书。院内北侧为明代建筑梵王宫大殿;泉东南,有1986年依泉而建的百脉泉公园。百脉泉为园中胜景。
清照园位于百脉泉公园西北角,1993年4月动工兴建,1997年5月建成开放,占地 1.8万平方米。 主要建有李清照塑像、易安楼、吟风榭、碑廊、漱玉堂、文苑和燕寝凝香等。
城子崖遗址位于龙山镇西0.3公里处。 地处武原河东岸高阜,宛若城垣,故名城子崖。 南北长52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2.36公顷。1928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吴金鼎发现。1930~1931年,进行两次发掘。上层出土的有豆鬲等灰陶器物,属殷墟文化层和战国文化。下层出土器物以泥质夹沙黑陶为主,其中蛋壳黑陶为稀世珍品,称黑陶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因此种文化在龙山首次发现,定名为“龙山文化” 。1961年,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 0年4月,山东省考古所又对此进行深层次发掘。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有“龙山文化”、夏代、 周代3个城圈和颇厚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堆积,填补了中国夏代城址考古空白, 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1991年,在新发掘现场建成保护室,供参观研究。1 994年,建成“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平陵城古址位于龙山镇阎家庄北, 巨野河东岸,呈正方形,边长1900米,面积3 61公顷。曾为汉代济南国、郡治所,城墙至今残存。50年代以来,文物工作者进行多次探测、发掘,搜集到大量遗物,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铁器、石器和铜器。发现城门遗址4座, 在城址南部发现房基、冶铁遗址、耐火材料、炭灰、红烧土、铁渣、铁石等。城址北部有大面积砖铺地及房基,为当年宫殿废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八洞原名龙堂洞,又名龙藏洞,位于阎家峪乡赵八洞村南四鸡山半腰处。洞高 5米, 宽8米。石壁皆为龙形钟乳石构成,洞顶有一通天口,直径2米。洞南壁有元代石刻雕像38尊,洞北壁有较小雕像16尊。洞口南壁镌刻明代书法家雪蓑书“通天透地” 4个大字。
齐长城位于明水南23公里处,西南起垛庄镇岳滋西南,东北至阎家峪乡三台庄村东,全长42公里,逶迤连绵。石土结构,宽、高各8米。最早系齐宣王 (前319~前30 1年)所筑。西接历城、长清,东至海,以御楚。清同治年间,为防捻军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