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平陵

由于昭帝突然发病死去,这使得主管帝陵营建的官员非常狼狈。因为他的陵墓还没有认真营建,于是赶快租用了三万辆牛车,从渭河滩拉沙,构筑地下墓室。仓促归仓促,昭帝平陵的随葬品仍是十分丰富的,当时由霍光主持昭帝丧事,墓室中金银珠玉,应有尽有。

平陵在茂陵东边12里,封土堆高29米。平陵陵园呈正方形,垣墙边长三百八十米,四面正中各有阙门,与陵冢相对。现东,南二门阙犹存,门阙呈条形,用夯土筑成,夯层厚为6至8厘米。陵园西北角有面积较大的建筑遗址,残存大量汉代砖瓦,还有方形沙石质柱础和砖砌八角形水井,估计是守陵人员的居室。

昭帝陵冢位于陵园正中,形如覆斗,陵顶内收形成二台。陵基为正方形,底部边长46.8米。它的东南665米处是昭帝上官皇后陵。

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前87—前37),她虽贵为皇后,其实也很不幸。她6岁入宫当皇后,15岁时昭帝死去,此后一直比较孤独,于52岁病死,合葬平陵。可能是由于霍光的位高势重,她的陵园比昭帝陵园规模还要大一些,陵园边长420米(昭帝陵园边长为370米),陵园四门距封土堆均为125米,封土高26.2米。

在昭帝与上官皇后的陵园中间,有一条宽5米的道路,将两陵连接起

来。考古工作者在路的两侧分别发现了东西向排列的成组玉器,每一组相距约2米,均由玉壁和玉圭组合而成,每组都是中间放一枚玉壁,四周均匀围绕七、八个玉圭,圭尖一致朝向中央的玉壁。这些玉器肯定是为当时的祭祀而埋。

平陵陵邑位于陵园东北,今李都村、庞村一带。《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今在陵邑遗址内发现当年制骨、制陶作坊遗迹和部分建筑遗址,出土较多有火烧和锯过痕迹的骨料及板瓦、瓦当、残陶器、铜鼎、铁铧、镢、镂角、逼土等、遗址内汉瓦残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由此推测,当年陵邑内建筑必是栉比麟次,相当繁华。

平陵东南是汉昭帝“徘徊庙”遗址,庙建筑在一个高3米的夯土台上,今台上仍有汉代板瓦和筒瓦、方格纹方砖、凤纹空心砖、“长生无极”瓦当等,平陵东侧是陪葬墓群,今封土保存较完整的有11座,保存较差的12座(其中1座在陵北)。据文献记载,陪葬平陵的有夏侯胜、朱云、窦婴、张禹等,但具体名位难考。

后妃

皇后上官氏,名讳不可考。上官桀孙女,上官安之女。其母为霍光长女,早亡。五岁入宫,次年封皇后,无子女。

周阳氏,名讳不可考。鄂邑盖长公主令昭帝纳周阳氏配耦。周阳氏祖上本姓赵,为汉高祖刘邦的幼子淮南王刘长的舅父赵兼,孝文帝时被封为周阳侯。淮南王刘长谋反后,赵家遭连坐,被取消侯爵。赵氏后人便指地为姓,改姓周阳。《汉书》记载:长主内周阳氏女,令配耦帝。

宫人蒙,名讳不可考。刘贺继嗣昭帝后,与宫人蒙等淫乱。蒙威胁掖庭令张贺如敢泄言便要腰斩。《汉书》记载: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后宫其余人不可考,昭帝时后宫记载甚少。上官族灭后,霍光为了让上官皇后生下皇子,便命令后宫的女人们都穿上穷袴。汉初时皆穿开裆裤,直至穷袴的出现,其后穷袴慢慢演变为如今的裤子。《汉书》记载: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