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兰财大,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展研究生教育;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
截止2016年5月,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及榆中县,有段家滩、和平两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245万册、数字资源8042GB,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万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43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1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4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1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人选、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
兰州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
195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更名为“甘肃省行政干部学校”;
1956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组建了财政干部学校等6所财贸干校;
1958年,由兰州大学经济系与甘肃财经干部学校(由甘肃财政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粮食干部学校、银行干部学校、合作干部学校、服务干部培训班及甘肃统计学校等7所财贸类干校合并而成)重组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
1972年,甘肃省委决定在原甘肃财经学院旧址上成立“甘肃省财贸学校”;
1981年,更名为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领导;
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6月和2002年9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分别与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合并,并以兰州商学院和并入学校为基础,建立了兰州商学院第一校区和第二校区;
2003年,该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展研究生教育;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复函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兰州商学院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同时撤销兰州商学院的建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学校官网2015年6月显示,现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
实验室1个(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有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经济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法商研究所等16个校级科研机构。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电子商务综合重点实验室
建设成果
2010年-2014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9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2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9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75篇,出版专著、教材189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2项,其中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6年5月,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45万册,其中中文期刊1023种,外文期刊61种,报纸70种,光盘、磁带等非书资料2万余件。引进CNKI、超星、中经网、EBSCO等28个中外文数据库,折合电子图书130万余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以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理学、工学为辅的馆藏资源体系。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财经大学主办的学报类学术期刊。辟有西部大开发、博士论坛、经济理论与实践、财政与金融、统计与会计、法律经济等栏目,集理论性、学术性、政策性、资料性于一体。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学校官网2016年5月显示,学校设有会计、金融、统计、工商管理、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财税与公共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商务传媒、外语、艺术、农林经济管理、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6个学院以及体育教学部、MBA教育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心)等3个教学部(中心),开设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56个。
兰州财经大学院系及专业设置(2015年)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6年5月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1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
师4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1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人选、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
省级教学名师(3人):蔡文浩、王学军、傅德印
省级教学团队(7个):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马润平)、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李培根)、市场营销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王学军)、国际贸易学教学团队(蔡文浩)、应用统计学教学团队(傅德印) 、民商法学教学团队(王肃元)、财务管理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胡凯)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5年6月显示,学校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29个):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数理统计学、管理统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工商管理(MBA)、会计、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新闻与传播
教学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5年6月显示,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6个本科专业,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3个专业是甘肃省“一本”招生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25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