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临邑县古代著名人物
祢衡(173~198) 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平原郡般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 ,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赏识。孔在曹操面前多次赞衡才识,曹授意其劝衡进朝做官。衡推有病,不能前往。曹怒,逼衡做鼓吏。一次曹操大宴宾客,命衡击鼓,以助酒兴。祢衡站于经常祭祖的庭堂之上,在曹操及群臣面前,脱下旧衣,徐徐更上鼓衣,演奏了有名的《渔阳三挝》曲。在《三国演义》中写有“祢正平裸衣骂贼”一节,后编写为《击鼓骂曹》剧本,颂扬称衡不畏权势,不媚豪门之气概。后曹不愿负杀士之名,遂将祢衡“荐”给荆州刘表。但刘表知曹借刀杀人之心,便把祢衡“荐”给江夏太守黄祖。祢衡对黄祖的十足霸气,品德不端,不学无术甚为不恭,黄祖借故将其杀害于鹦鹉洲,时年26岁。祢衡著作原有两卷,已失传, 后世见到的仅《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子碑》、《鹦鹉赋》等4篇文章。
葛守礼(1502~1578) 字舆主,一字舆川。明德平县葛老庄(今临邑县满家乡葛老庄) 人。出身农家,自幼贫而好学。嘉靖七年(1528年),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职镇守三海关。不久迁兵部主事。因为官清廉,继而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南京吏部尚书等。后因不顺从严嵩,被免职。1567年,穆宗登基,起为户部尚书。时朝臣不和,相与攻讦,礼以气养老母归。隆庆六年 (1572年) ,又起为刑部尚书。万历初 (1573年),擢升督察院左都御史。1575年,以年老气休,诏加太子少保。1578年卒,赠太子太保,谥端肃,治以国葬,敕建葛公祠、墓。帝亲书以“柱国名臣”四字相赐。著有《,端肃公全集》18卷,《端肃公奏草》。现存有《建真武庙碑记》、《重修城隍庙碑记》 、 《谢起户部尚书表》、《与巡抚刘安锋书》、《与方伯沈对汤书》、《与中承姜蒙泉书》、《宜疏园记》、《谢加官保致仕表》等。
邢侗(1551~1612)字子愿,临邑县临邑镇邢柳行村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拔贡, 1570年京闱举人, 1575年,任南宫知县,1584年升湖广参议,1586年2月,升任陕西太仆寺少卿。 同年5月辞官归乡,筑来禽馆等二十六景名“泺园”,身于其中,攻读习书26年。邢侗善书、诗、画,尤以书法名世。工二王,其名与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明末四大书家。与董其昌又称南董北邢。墨迹为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及上海、苏州、西安、四川、沈阳、承德避暑山庄和山东历史博物馆等所收藏;日本也有收存。其著作有《来禽馆集》29集、《南宫县志》、《武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 16卷。其中《武定州志》被方志家誉为名志。刻有《来禽馆帖》,其中以《十七贴》、《澄清堂帖》最著名。
邢慈静邢侗胞妹。“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其兄侗齐名”,出嫁武定马拯,晚年落籍临邑。诗作有《非非草》、《兰雪斋集》各一卷,收入清钱牧斋《列朝诗集》。其书,能博采众长,以行书见长,刻有《之室集帖》。上海、苏州、济南、青岛等博物院都藏有她的墨迹。其画,善画石、竹及观音像。同时,更善刺绣, 所绣《发绣大士象》 极为精致,于色彩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被赞为 “针神”。传世作品有《观音大世像》,现存故宫博物院,录入《秘殿珠林目录》。《睹魇樊艺文志》 、 清《国朝闺阁诗人征略》、《拜经楼诗话》、《池北偶淡》、《山东通志》、《列朝诗集小传》及今之《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均载有她的事迹和创作情况。
王洽(?~1630)字和仲,临邑县沙河乡沙河村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 1604年成进士,历任东光、任邱、长坦知县。天启初年,迁太常寺少卿。1625年,受魏忠贤陷害,被夺职闲住。崇祯元年(1628年)诏任工部右侍郎,未久,提兵部尚书,上疏陈军政十事,帝称善,即令行之。1629年10月,清兵由大安口侵入,都城戒严,治急征四方兵入卫,不能拒,清兵继续深入。廷臣以“备御疏忽,调度乘张”奏上,帝将洽下狱。 1630年4月, 病死狱中。 其著作有《奏疏》多卷、《瑞露馆文集》、《吾鼎斋尺牍》等书;刻有《瑞露馆刻石(来禽馆真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