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Ningxia University),简称“宁大”,学校坐落于贺兰山下有着“塞上湖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在校教职工267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2489人,在校留学生近40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0000余人。
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11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数据截止2016年5月底)
宁夏大学的前身是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学院,创建于 1958年9月。1962年9月30日,三院合并正式成立了宁夏大学。
1970年、1971年,宁夏医学院、宁夏农学院先后从宁夏大学分出单独设院。宁夏大学实际上是在原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7年12月26日,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含宁夏教育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
2001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并于2002年 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1年6月,教育部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宁夏大学。
2004年,宁夏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6年1月13日,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移交协议签字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经自治区政府同意,中卫校区整体移交宁夏大学管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人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学院、阿拉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统计学院、物理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葡萄酒学院、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3个二级学院和宁夏大学中卫校区,1个独立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和远程教育学院。共有77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5%,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6%。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9个。柔性引进院士2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6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25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8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0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8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
教学建设
学校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10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生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草地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分子生物学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宁夏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基础生物学教学团队、草地学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11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0项。
国家重点学科(2个):草业科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点学科(7个):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与回族史西夏史、草业科学与生态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旱区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煤炭化学化工与节能减排、宁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数学力学及工程技术科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7个):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级学科硕士点
博士学位点
专业硕士点(8个):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师资培养、研究生教育、干部培训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合作。 学校先后组建和参与了宁夏宁大设施农业科技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科技型企业,与自治区5个市、10多个龙头企业及区内1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上百名专家和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
宁夏大学立足于民族区域特色和特色优势学科,以中日国际联合研究所、西夏学研究院、回族研究院以及阿拉伯语人才培养,阿拉伯文化研究和生物技术、生态学研究为平台,先后与日本岛根大学、日本岛根县立大学、日本创价学会(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阿联酋迪拜大学、阿联酋大学,苏丹泽依姆爱资哈尔大学、苏丹喀土穆大学、苏丹恩图曼大学,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世界穆斯林青年论坛,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挪威红十字会北欧世界联合学院。法国高商通路世界联盟、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和台湾亚洲大学、铭传大学、东海大学结为重点合作伙伴。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