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冶金学院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8
分类

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简称“南冶”、“JXUST”,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 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两部一省共建教学研究型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

学校在赣州(章贡校区、黄金校区、西校区、汽车城新校区)、南昌(南昌校区)、鹰潭(在建;江西理工大学鹰潭学院) 三地有6个校区,约占到6000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

学校是以理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举,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有色金属和钢铁工业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现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实验中心。

1958年初,为了适应中国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冶

金工业部和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新型社会主义工科大学——江西冶金学院(1958年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创建,中南钨矿局干部学校并入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赣南工业专科学校创建(合署),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升格为江西冶金学院,赣南工业专科学校独立办学并升格为赣南工学院,1961年赣南工学院停办)。

1962年3月,江西省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江西冶金学院由国家冶金工业部直接领导。同年,国家冶金工业部从东北工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昆明工学院和福州大学选调一批教授并入学校师资队伍(江西地质学院(部分)并入江西冶金学院,赣南工学院(资源)并入江西冶金学院)。

1983年起,江西冶金学院由冶金工业部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1988年,江西冶金学院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

1998年,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划归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同年,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划归南方冶金学院管理,成为南方冶金学院南昌校区。

2000年1月,原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南方冶金学院,成为南方冶金学院的西校区。

2004年,南方冶金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

2008年3月,江西理工大学被江西省政府确定重点加强建设的高校。

2011年,江西理工大学成为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

2012年7月,江西理工大学在国务院若干意见中被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校。

2012年12月,江西理工大学被工信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部合作共建高校。

2013年7月,江西理工大学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确定为两部一省共建高校。

2014年1月,江西理工大学与中南大学签订办学合作协议。

2016年5月,江西理工大学规划建设用地1600亩的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新校区获批。

2017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

办学条件

江西理工大学现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江西省的1/4),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实验中心。

师资力量

截止2016年7月,学校拥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60 余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2 人,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赣鄱英才 555 工程”领军人才、 “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近 200 人,正副教授 600 多人,博士生导师 17 人,校内专职硕士 生导师 270 人。学校还聘请了古德生、肖纪美、周尧和、邱定蕃等一批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双聘院士:张文海、严纯华

学科建设

江西理工大学在1958年建构江西冶金学院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老牌本科院校。1980年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开办研究生教育,1984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96年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已形成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目前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以及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在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220 余项。学校研究生教育为区域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高校 ;此外学校兼顾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多校区办学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 、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 ,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管理硕士(MEM) 培养单位。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7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66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数据截止2015年)

教学建设

截止2016年7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国家管理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十二五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十二五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12个、江西省卓越计划专业5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9个。

国家特色专业:

采矿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冶金工程

国家卓越计划专业:

自动化、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金属材料、测绘工程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联合培养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数据截止2014年)

江西理工大学先后实行了弹性学制、基础课分级教学、完全学分制、

三学期制等,启动了质量工程,并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教学改革获得显著成效,2008年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推广到全国7个高校,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建设《基于“3个紧密结合+全面素质教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