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种戏曲及其经典、传统剧目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吕剧】又名“化(上)装扬琴”、“琴戏”、“驴戏”、“捋戏”。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成。清末,广饶县演唱琴书的时殿元、谭秉伦等人,将《王小赶脚》化装演出,采用了民间舞蹈跑驴的形式,很受欢迎,群众称为“驴戏”,后来定名为吕剧。1924年后,由农村进入济南等城市演唱,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精华,丰富提高,并曾和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剧种同台演出。传统剧目多是民间生活小戏,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唱腔明快流畅。如《小姑贤》、《借年》、《王定保借当》、《蓝桥会》等,基本唱腔为四平、二板,另有[娃娃]、[莲花落]、[叠断桥]等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1950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调集部分文工团员,对吕剧进行学习研究,实验演出。1953年正式成立山东省吕剧团,演出了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和一批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 1954年,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多项奖励。之后,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两垄地》、《半边天》,传统戏《借年》、《逼婚记》、《姊妹易嫁》,先后搬上银幕;并在改革吕剧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散板、摇板、二六板四平、反四平等新的腔调,对基本唱腔也在节奏、旋律上做了较大的改进。目前全省吕剧专业剧团发展至30余个,业余剧团遍布省内各地。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地也相继建立过吕剧团。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称“北(百)调子”、“糠窝窝”。属于弦索系统。是元、明、清以来在中原地区流行的俗曲小令[锁南枝]、[山坡羊]、[耍孩儿]、[驻云飞]、[打枣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用三弦、笛、笙伴奏。清中叶,北京也曾有过“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的说法。过去曲阜孔府春丁、秋丁期间,常在孔林等处演唱柳子戏。它由俗曲和柳子两部分组成。俗曲部分比重较大,代表性剧目有《孙安动本》、《玩会跳船》、《白兔记》、《金锁记》、《艳妆盒》、《三盗芭蕉扇》等。俗曲曲牌委婉细腻,有“大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哎”之称。“柳子”部分保留节目有《打登州》、《马二头送祟》、《憨宝打娘》、《打时辰》等剧,唱词由七字的对偶句组成,已属板式变化体制。因其通俗易懂,群众把这个剧种统称为柳子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柳子戏受其他声腔剧种的影响很大,直接承受了高腔、青阳、昆腔、乱弹、罗罗、皮簧的部分剧目及唱腔。用高腔演唱的《张飞闯辕门》,用昆调乱弹演唱的《盗骨会兄》,至今仍列为保留剧目。1959年11月,山东省柳子剧团进京汇报演出,博得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赞誉。1962年,《孙安动本》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高调”,系有别于平调而得名。清代初年,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山东梆子。其中流行地区以菏泽(旧称曹州)为中心的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山东梆子流行于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许多城镇农村。近百年来,不少职业班社经常到河南、河北、苏北、皖北等地流动演出。它和莱芜梆子、平调、沙河调、豫东调、祥符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传统剧目有600余个,以表现历史题材为主,包括许多以反抗暴力、不畏权势、敢于斗争为内容的剧目, 如《反徐州》 、《铡赵王》、《铡国舅》、《打銮驾》等,仅以 “打朝”为名的剧目就有《红打朝》、《黑打朝》、《花打朝》、《李刚打朝》、《马天官打朝》等,反映了鲁西南人民敢于反抗强暴的骠悍性格。经过整理加工的剧目有《两狼山》、《玉虎坠》、《七错》和根据蒲松龄俚曲改编的《墙头记》,以及《程咬金招亲》、《画龙点睛》等。唱腔高亢激昂,常用的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板、一鼓二锣、飞板等。过去全用“大本腔”(真声)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后来多用“二本腔”(假声)演唱。目前,泰安、曲阜、嘉祥、郓城、梁山、巨野等地仍有专业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新泰、肥城、章丘、沂源、蒙阴一带。它的声腔和剧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梆子系统,包括高拨子、乱弹、老西皮、老二簧、罗罗、滩簧及昆曲等,有传统剧目100余个。由于以梆子戏为主体,流行地区以莱芜为中心,故称莱芜梆子。此外,早在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时,徽戏就在泰安一带传播,后与流行在鲁西南方面的梆子腔经常同台演出,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立剧种,并迅速发展,先后兴办10余个科班,培养出近400名职业艺人,包括陈富庆(魔旦子)、胡大来、邹凯勋(杨岱)、胡庆龄等著名演员。流行地区也逐渐扩大,北到济南,南到临沂、东到东海之滨。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四虎头、乍簧等。唱法以真声为主, 吐字清楚。 女腔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男腔中的 “立嗓”,用假声倒吸气唱出,通称为 “讴”。唱梆子腔时用大胡琴(惯称“提琴”)、八棱月琴、笛、唢呐伴奏。1954年成立县莱芜梆子剧团,整理演出《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编演过《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等现代戏,曾赴北京、上海演出,《红柳绿柳》还拍成电影。

【五音戏】又名“秧歌腔”、“五人戏”,它是在民间歌唱“肘鼓子”和秧歌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演员手臂摇鼓,边扭边唱,有五个人就能演出,其中一人操几件打击乐器,故称“五人戏”。五音戏流行于淄博和济南一带,与流行在惠民、济阳一带的“灯腔”,和流行在临朐、沂源一带的东路肘鼓子有血缘关系,也称“西路肘鼓子”。著名演员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其灌制唱片时,赠以“五音泰斗”锦旗,以后相沿称为“五音戏”。传统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的《王小赶脚》、《拐磨子》、《乡里妈妈》、《安安送米》、《松林会》等为主,也有部分历史剧。板式有悠板、二不应、流水板、鸡刨爪、散板等,另有娃娃、莲花落、逗歌、尼姑思凡调等曲牌。早期只用锣鼓,没有弦乐伴奏。1952年增加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淄博市五音剧团曾到北京、天津、 上海、 青岛等地巡回演出。1954年邓洪山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赶脚》,获演员一等奖。近年来,五音戏发展较快,淄博市五音剧团曾先后三次进京汇报演出《胭脂》 、 《豆花飘香》、《石臼泉》、《换魂记》等剧目,博得好评。主要演员霍俊萍获第五届《中国戏剧》(原《戏剧报》)梅花奖。

【柳琴戏】 由于它伴奏用的弹拨乐器状似柳叶,因而得名。曲调粗犷质朴,明快有力,女声变化尤多。有各种花腔和翻高八度的尾音,委婉动听,群众也称它为 “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拉呼腔”、“拉河腔”等,或称“肘鼓子”。与五音戏、茂腔、柳腔有血缘关系。原流行于临沂、枣庄、新海连一带,后逐渐扩展到苏北、豫东、皖北。柳琴戏分东路、北路、中路、南路等几个支派。南路进入安徽泗州、灵璧一带,形成“泗州戏”。传统剧目达200余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喝面叶》、《拾棉花》等,广为流传。经常演出的还有《四告》、《欢灯》、《秦香莲》、《樊梨花点兵》等剧目。板式分为大起板、慢板、二六板、快板、八板头和八句压场、三句撑、五句半等。还有“八句子”(八句娃娃)、“十二句羊子”,可能是从柳子戏的[娃娃]与(山坡羊]演变而来。近年来,柳琴戏发展提高很快,临沂、苍山、枣庄、滕州市都有专业剧团,业余剧团更多。1986年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