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徐州举行 “苏鲁豫皖柳琴节”,山东省代表团演出《匡衡进京》、《彩石峪》等剧。
【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大五音”。因主奏乐器四胡的琴弓系两股马尾夹在四根琴弦间拉奏而得名。流行于鲁西南、豫东、皖北一带,清末多由七八人“坐板凳头”或“摆地摊”演唱。1910 年左右,著名旦角王玉华在曹县正式组成职业班社洪兴班,演出《三进士》、《孟姜女》等历史戏。 1928年,菏泽共艺班王文德(艺名小意儿)广采博取,丰富发展了两夹弦的表演艺术和唱腔。传统剧目近百出,多为 “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整理改编的剧目有《三拉房》、《站花墙》、《拴娃娃》、《换亲》等。唱腔属板腔体,优美流畅,委婉动听。常用的板式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有娃娃、山坡羊、捻子、赞子、砍头橛、哭迷子等,丰富多彩,表现力强。生、旦角色都用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受山东梆子唱法的影响,用二本腔(假声)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胡、京胡、柳叶琴,辅以二胡、板胡、三弦、笛等。建国后成立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 1959年11月,菏泽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等曾进京汇报演出。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进京参加庆祝国庆30周年汇演,演出《相女婿》,获得奖励。
【茂腔】又名“茂肘鼓”、“周姑子”。流行于青岛市及潍坊市的东南部。100余年前,在诸城、五莲、高密、胶县一带流行“本肘鼓”调,只敲锣鼓,不用弦乐伴唱,唱腔下句带“哦嗬唵”的尾音。后来受到柳琴戏的影响,采用柳叶琴、胡琴伴奏,腔调也发生变化,旦角唱腔尾音改为翻高八度,群众称它为“打冒”。另外,当地群众惯称海州人为海冒子,因此,对从那个方向传来的肘鼓子调,便称为“冒肘鼓”,谐音写成“茂肘鼓”,后来定名为茂腔。1911年以后,巩玉忠等在青岛演出时,受京剧、河北梆子影响,丰富了表演艺术、创造了反调,发展了慢板、原板、二六快板、尖板等板式。主要乐器为胡琴、二胡、月琴。唱南锣及娃娃时用唢呐伴奏。传统剧目100余出,经常演出的有“四大京” (《东京》 、《西京》、《南京》、《北京》); “八大记”(《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等。30年代,刘顺仙、巩顺红等组成“顺和班”,曾先后到烟台、牡丹江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市先后组成光明、金光茂腔剧团;高密、胶县、诸城、五莲、胶南等地均建立专业剧团。著名演员有李玉香、李兰香、宿艳琴、曾金凤等。
【柳腔】 流行于青岛市及胶东的部分地区。 它和茂腔同源,都由诸城、高密一带的民间演唱 “本肘鼓”发展而成。清末流传到即墨、平度、掖县、莱阳一带,受到当地方言和民歌的影响,曲调发生变化,逐渐形成独立剧种。早期演唱时只敲手锣和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后经爱好者采用四胡寻声伴奏,由于演员们对定调演唱不适应,只能顺着弦音强往上溜,群众称为“溜腔”,后来谐音定名柳腔。但与号称“东柳”的古老剧种柳子戏,名同实异。传统剧目与茂腔相同,都以“四大京”、 “八大记”为主,不少老艺人能兼唱茂腔。柳腔音乐细腻柔和,婉转动听。唱腔分悲调、花调,板式有慢板、二板、快板、散板、四不象等,另有南锣、娃娃调。当剧中人物演唱大段台词,中间需要换韵或告一段落时,便吹唢呐当作过门衬垫,叫做“吹垛子”。1920年前后传入青岛市的“四喜班”,著名演员有刘作莲、刘洪石、刘德昌等。50年代,先后组成青岛市及即墨县柳腔剧团。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张秀云等进京汇报演出《赵美蓉观灯》、《割袍》、《丹凤关》、《隔帘》等剧,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即墨县柳腔剧团演出了新编历史剧《璞玉传奇》, 1984年即墨县编演的《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录制成电视戏曲片。
【四平调】又名“四拼调”。流行在鲁西南、皖北、苏北、豫东一带。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的曲调而形成,因而称“四拼调”,后易现名。1930年左右,庞师文、杜学诗(绰号黑云彩)为首的花鼓班,首次在济南登台演出。1939年,邹玉振、甄友明等,在苏北、鲁南,至安徽界首一带演唱,曾改称为“山东老调”、“山东干砸梆”、“文明花鼓”。1945年,燕玉成等进行音乐改革,并聘请豫剧琴师参加,增加弦乐伴奏,丰富唱腔音乐。50年代,山东省的金乡、成武、单县、曹县和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先后成立专业剧团。四平调音乐,旋律优美淳朴,说唱性较强,板式、唱腔的名称不一,通常分为:四板、平腔、紧板、直板、散板等。其唱腔特点是:旦腔似评剧,小生似花鼓和京剧流水,须生、花脸多唱梆子。乐器以高胡为主,配以笙、笛、二胡、三弦、坠琴等。近年来,先后整理演出《小借年》、《陈三两爬堂》、《小二门》、《三告李彦明》等剧,山东省吕剧团演出的《借年》,就是参照四平调的演出本整理改编的。四平调《战羊山》、《湖上红莲》、《扒瓜园》、《三把镰》、《团圆》、《谢媒人》、《春暖梨花》等剧目参加省戏曲会演,获得好评。
【枣梆】原名“本地招”。清光绪年间,由上党梆子艺人潘朝绪(绰号“大闺女”)传至鲁西南,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而得名“本地招”,即“本地的山西梆子”之意,简称“招梆”。 1960年,谐其原音,并因它用枣木梆子击节,定名枣梆。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等地。传统剧目有《彩仙桥》、《出岐山》、《狄青借衣》等80余出。其中《徐龙铡子》与上党梆子《徐公案》基本相同。早期还保存有唱昆腔的《赐福加官》,唱罗罗的《时迁打铁》,唱皮簧的《天水关》、《李密投唐》、《沙陀国》(净饰李克用)等剧,现已失传。常用的梆子板式有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铜、流水板、垛板、栽板、倒反拨、一串铃、靠山吼等。各个行当的演员演唱时都用大本腔(真声)与二本腔(假声)相结合的唱法。红脸、黑脸的唱腔尾音,用假声 “立嗓”翻高八度,发“讴”或“啊”音;小生、小旦发“咦啊”音。主要拉弦乐器为头把(或称“锯琴”、“唧唧唧”)、二把、三把,配以笛、笙、三弦、二胡、琵琶等。菏泽地区枣梆剧团自1963年以来,曾三次赴上党地区巡回演出,与当地艺人交流观摩,并同台演出。
【东路梆子】又名“章丘梆子”,或称“山东吼”。明末,山梆子艺人沿商路来山东谋生,在章丘、历城、惠民、济阳一带演唱,受当地方言影响,并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昆腔、扬州乱弹、柳子等曲调相结合,形成章丘梆子。清嘉庆年间,经惠民县艺人张广成等人促进,有所发展,形成高亢豪放、雄浑苍凉的艺术风格。因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遂将章丘梆子改称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称西路梆子。清末,著名须生演员郭廉孝率领的三合班,曾于济南、潍坊、济宁、兖州等地流动演出。多年来,曾先后兴办“同字班”、“万字班”、“全字班”、“顺字班”等科班,培养了大批演员。传统剧目有 150余出,其中历史故事戏有《两狼山》、《二进宫》、《斩黄袍》、《打侄上坟》、《临潼山》、《春秋配》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有《马二头送祟》、《杨三孝打鞭》、《邓太太吃席》等。板式分为大一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一句一打、三泣腔;曲调有乱弹、昆腔、柳子腔、娃娃腔、滑溜腔、马左噜油子、戳腔等。用大胡、月琴、小三弦、笛、唢呐、二胡等乐器伴奏。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刘长庚、左兴明、左兴亮、房凤亭、戴风林、王鹤先、孟昭轩等参加演出《拣柴》、《打侄上坟》等剧。1956年,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成立,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白虎帐》,刘长庚获演员二等奖。现已无专业剧团,但作为一个有特色的剧种,至今仍在惠民县石庙、淄角一带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