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5-24 作者:张萌
18日,一则关于96岁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经眼科手术治愈白内障后重新阅读的新闻在《光明日报》发表,影响广泛。文中的老人龚全珍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并使用了三焦晶体,手术很成功,白内障手术的相关话题也引发热议。
白内障常被称为眼科“白老虎”,是人眼病变的一种结果,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发病率几乎是百分之百。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而三焦晶体的使用也让患者看得更清楚。对此,人民网科普中国特邀请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为读者解读白内障及手术的相关知识。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人们常说“老眼昏花”,老年人面临的白内障让他们视物模糊,严重者完全看不清东西。在陶勇看来,人眼就像高精密的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如果镜头变得污浊,视力就会下降,这就是白内障的发生。
“在人体逐渐衰老的过程中,透明的晶状体蛋白逐渐发生变性,失去透明度,于是屈光间质就失去了清晰度,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磨花了、照出的照片不清楚一样。随着白内障的出现,视力将会下降,视物也将越来越模糊。”陶勇说。
通常来说,白内障的发生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并非一夜之间完成。陶勇表示,患者就诊时常诉说“已经有好几年看不清了,而且越来越厉害”,实际上,晶状体由完全透明到混浊,这一过程也是不可逆转的。
报道称,龚全珍患“5级核”白内障,“这个核是指晶状体的核,5级核是指白内障的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地步”,陶勇解释,外观上,她的晶状体呈棕褐色或黑色,如果取出来用手摸的话,会发现它非常硬,像石头一样。
龚全珍手术中使用的三焦晶体有怎样的效果?
医学资料显示,就白内障的治疗来说,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陶勇介绍,目前在白内障手术中,主要采用人工晶体来替代原有人体晶体,就像给眼睛换了一个“镜头”,并且,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发展飞速,手术切口小,无缝线,不出血,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手术在日间手术室即可完成,只需5分钟,也无需住院。
与传统白内障手术相比,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单单能够解决看得见的问题,而可以让患者看得更舒服,视觉效果更好。陶勇介绍,手术中,传统使用的人工晶体为单焦,做完白内障之后,病人阅读近距离的文字或者看电脑,都不清楚,还需要佩戴老花眼镜;而植入三焦点晶体后,远、中、近距离这三个焦距的物象都能清晰地被患者看到。
在陶勇做过的手术案例中,百位患者成功进行了三焦点晶体植入手术,术后效果极佳,完全不需要佩戴眼镜,看电视、电脑、手机都不会出现障碍。
哪些人群适合做白内障手术?
“在我们进行过的手术中,有些患者的白内障还很轻微,就是因为不喜欢戴花镜而进行了手术。”陶勇说。
陶勇表示,随着白内障手术的进步,患者在早期就可以进行手术,不必非要等“熟了”,也就是说完全看不见了才考虑手术;对于有视物模糊症状的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白内障诊断后,符合条件即可安排白内障手术,患者可根据经济条件和视觉需求来选择适宜的人工晶体。此外,陶勇提醒,手术前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手术前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能在有活动性眼部炎症的时候进行白内障手术;
2.术后也要按照医嘱进行眼部点药,尤其是术后1周内,尽量避免因为术后洗头、洗澡等使得脏物、异物进入眼内。
受访专家: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达医晓护”特约专家陶勇
协助审核: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