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坡白蜡】 微山县马坡乡盛产白蜡条、白蜡杆、白蜡杈,总称白蜡。白蜡亦称“梣”,木犀科,直立或攀援状落叶灌木或乔木,夏季开花。喜湿润,耐水性强,为固土固沙树种。马坡一带地处泗河、白马河两岸,地势涝洼,故马坡以东各村多是把地修成台田,在台田四周植白蜡,既可固土,又因潮湿生长较快,中间还可种大蒜、粮食作物。马坡以西村庄多是平地栽培白蜡,连片成林,可避水患。
白蜡的特点是木质坚韧而柔软,柔而不折,弹性大。1~2年生为条,如不留杆条,冬春即可割采,用来编制筐、篓等农具;3~4年生为蜡杆,经过加工可用作标枪杆、棍、圈椅把手和锤把等;蜡杆形成如不砍,将顶端有两股、三股杈者,留做蜡杈料继续生长,不够者,在5尺高处把顶端截去,在顶端两侧对生各1~2个枝条,再待3~4年即可砍伐,加工成两股、四股蜡杈。7~8年不成杈者,砍为柄、锨把,也经久耐用。在马坡一带,白蜡成树者极少。
马坡乡种植白蜡始于清初,盛产于清末、民国初期,当时总面积达2万亩。马坡一带清朝时属邹县。清代《邹县乡土志》中记载:“白蜡条,马坡一带家家植之,密如茂林,村人守望,无敢盗伐者。” 当地俗说:“济宁州赛银窝,赶不上马坡白蜡棵。”建国后,马坡一带白蜡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每年产蜡杆、蜡杈10万余杆,60%以上销往外省各地。年产白蜡条近百万公斤,大都就地加工成农家用具销售。前些年因种种原因,很多老白蜡园被毁坏,马坡一带白蜡仅剩5000亩左右。1978年以来,白蜡又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