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列夫斯基接到任命后,立即动身于1945年2月20日抵达位于东普鲁士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部,指挥部队协同友军对德对战。4月上旬,华西列夫斯基指挥部队协同友军攻克了东普鲁士首府、被希特勒称之为“绝对攻不破的德意志精神堡垒”的柯尼斯堡。莫斯科为庆祝这一胜利,于1945年4月9日夜间,用324门大炮齐放24响,向攻克哥尼斯堡的英雄们致敬。接着苏军又以强大的攻势围歼了驻守泽姆兰半岛的8个师的德军,肃清了东普鲁士境内的敌人。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为向柏林方向突破的苏联军队解除了来自侧翼的威胁,并腾出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参加主要方向的行动。
最后的远东战役
1944年秋,白俄罗斯战略性战役结束后,
最高统帅部委托华西列夫斯基着手为苏军在阿穆尔河(中国和苏联边境的黑龙江)沿岸,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集结进行初步计算,确定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的物资。总参谋部在他的领导下,于1945年制定了远东战局计划并得到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同意,以及苏联党中央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1945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在中国东北对日本作战于8月9日开始(参见远东战役),至8月底结束,共毙伤俘日军68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本关东军主力,解放了中国东北、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以及北朝鲜。苏军远东战役的胜利,缩短了对日作战取胜的时间,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一战役过程中再度表现出他作为军事首长所具有的干练的组织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因此第二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悄然退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华西列夫斯基又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领导军队的改组工作。1948年11月,华西列夫斯基任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1949年3月~1953年3月,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斯大林死后,降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3~1956年)、国防部主管军事科学的副部长(1956~1957年)。等到赫鲁晓夫击败莫洛托夫,完全掌权后的一天,朱可夫找他谈话:“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你没有写回忆录的兴趣吗?”华西列夫斯基半天才回过味来,这是朱可夫在通知他应该辞职了。1959年1月,改任为将军养老设的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此后默默无闻的渡过了20年。1977年12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因病去世,终年82岁。
曾在苏联共产党的第十九、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第二、第三、第四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外界评价
华西列夫斯基在战争中主要是在统帅部运筹帷幄,
而不是作为前线指挥员决战疆场,其直接的战绩不足。战争期间,作为苏军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的主要活动是同斯大林、朱可夫在统帅部里谋划,或者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几个方面军行动,而不是作为方面军司令员指挥大军,在战场上同敌人决战,因而缺少战绩,直接影响到他的统帅功名。华西列夫斯基只是在战争的最后半年,才接替阵亡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担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这还不是主要的方面军。那时,每当苏军打了胜仗,苏联都要在首都鸣放礼炮,向取得胜利的方面军司令员及其全体官兵致敬。那些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可谓出尽风头。如1945年5月24日,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战胜德国的盛大招待会,莫洛托夫带领全场人员为红军统帅们干杯,他最先提到的是那些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员的名字: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而华西列夫斯基的名字则被排在这些人的后面。相对这些在前台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方面军司令员,这位幕后的总参谋长显得黯然失色。如华西列夫斯基之后任总参谋长的安东诺夫,在战争中也功勋卓著,是荣获胜利勋章的佼佼者之一,但直到战后去世仍是一名大将。而那些方面军司令员们,则几乎全部荣升元帅,其中几位主要的方面军司令员,如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都在俄罗斯官方确定和民众评选的十大军事家中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生涯中,确有过败走麦城的经历,影响了他的统帅形象。如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后,德军挟战胜之势,长驱进犯斯大林格勒。苏军西南战线的几个方面军都未能阻住敌人,让德军打到斯大林格勒城下。主要过失固然在几位方面军司令员,但作为最高统帅部在南线的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也必须承担责任。8月23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的这一天,怒不可遏的斯大林在电话中对华西列夫斯基厉声斥责,改派朱可夫前来救急。在斯大林格勒的关键阶段,希特勒派曼斯坦因来解围,他主观的断定曼斯坦因一定会取最短的路径进攻,并把主力都集中在这个方向上,不料曼斯坦因却选择了一条比较遥远的路程,击溃了苏军51集团军,杀到离保罗斯一天的路程之内,他直到此时才如梦方醒,被迫动用了最后的预备队第2近卫集团军,这样虽然击退了曼斯坦因,但直插罗斯托夫,截断整个南方德军的计划却因为兵力不足而被迫放弃,大大降低了胜利的价值,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军向西穷追之时,遭到德军名将曼施泰因的突然反击,接连败退数百公里才站住脚跟,丢失了刚夺回的哈尔科夫。这次败退的主要责任在方面军司令员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但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又免不了被斯大林一顿痛斥。而朱可夫则幸运得多,他主要指挥的西部战线,有罗科索夫斯基这样能战善守的骁将,从未给他丢过面子。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中,朱可夫所坐镇的北线,由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据守,让德国入撞得头破血流;而华西列夫斯基坐镇的南线,由瓦杜丁的方面军据守,被曼施泰因的党卫军坦克兵团突破了防线。苏军大本营不得不出动了战略预备队~~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同曼施泰因的党卫军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坦克大战,才将敌军逐退。自然,斯大林这一次也不会给华西列夫斯基好脸色。1944年,他协调指挥4个方面军围歼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结果因为舍尔纳的顽强抗击,在主攻方向上进展迟缓,导致德军最后完整退守库尔兰半岛,一直到战争结束。
就是他的恩主莫洛托夫,对他的军事才能也只是定性为参谋军官,莫洛托夫回忆说:“我对华西列夫斯基很熟悉,他是一个很好的总参谋部军官。但是作为司令官,朱可夫是属于第一个三驾马车上的。其中有朱可夫,这不是问题,罗科索夫斯基也在内,谁是第三位,得想一想。?”一般认为第三位司令官应该是科涅夫。斯大林在评论朱可夫时说:他比科涅夫强,可以和罗科索夫斯基一比。莫洛托夫也提到具体让他觉得朱强于华的事例~~“朱可夫大喊大叫,但是,战争末期,斯大林把华西列夫斯基叫来问他攻克柯尼斯堡需要多少时间,这时我对他的才干真是深信不疑了。“两三周。”华西列夫斯基答道。然后又找来了朱可夫,他真实描述了即将发动的强攻的情况,说这件事很不简单,需要两三个月。事情果真是这样。”这些人的评价影响了世人。如英国陆军元帅迈克尔·卡弗在他编著的《现代世界名将》一书中,便把华西列夫斯基说成是低于朱可夫的“二等军人”。
那么,华西列夫斯基能否称为第一流的统帅呢?答案是肯定的。战争是统帅才能的试金石,战争期间,许多不称职的人都被撤换下去了,包括苏俄国内战争中威名赫赫的老将布琼尼、伏罗希洛夫。斯大林在战争中所重用提拔的人,都经过了苏德战争的残酷考验。他们当中,被提升最快的就是华西列夫斯基。战争开始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一年半后就晋升为元帅,其升迁之神速,恐怕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人能出其右,这是对他军事才干的最好肯定。一位杰出统帅的军事才能并不是若干次作战失利就能否定的。更何况,在决定东线战场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期间,是他坐镇斯大林格勒前线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而朱可夫却在火星行动中遭到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