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淡水鱼种类有哪些?山东一些河流、湖泊中淡水鱼种类及介绍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36
分类

山东内陆水域尤其是河流与湖泊中的鱼类资源稍有不同。黄河(山东段)共有鱼类119种,以刀鲚、鲤、鲶、草鱼、银鱼、赤眼鳟等为主要经济种类;南四湖共有鱼类78种,以鲫、黄颡、乌鳢[lǐ](俗称黑鱼)、红鳍鲌、长春鳊、鲶、鲤、鳜等为主要经济鱼类;东平湖共有鱼类55种,以鲤、鲫、乌鳢、红鳍鲌、翘嘴红鲌、长春鳊等为主要经济鱼类。鲫、鲤、刀鲚、乌鳢,在山东省淡水鱼类资源中具有重要地位,鲫和乌鳢约占南四湖渔获总量的80%,刀鲚和鲤占黄河渔获总量的80%以上。50年代以前,全省淡水鱼常年产量约1~2万吨。1952年全省淡水捕捞产量达到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随着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强以及水质污染、洄游通道受阻等因素,鱼类资源渐趋衰退,渔获个体逐渐变小。从50年代到80年代,渔获中鲫平均尾重从75克降到23. 5克、鲤从1000克以上降到200克以下,幼鱼比例由50%以下上升到70%以上,黄河鱼类由118种减少到96种,曾为黄河名产的刀鲚和小清河名产的银鱼,皆已近乎绝迹。

黄河鲤 金鳞赤尾,肉鲜嫩,用黄河鲤做的菜色香味俱臻上乘,自古即人名吃之列。其形色可爱,向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是黄河两岸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鱼,已成喜庆筵席所必备。黄河鲤生长速度和肥满度均优于湖泊、水库之鲤。全省一般年产2000吨左右,约占鲤鱼总产量的半数。

黄河鲤

黄河刀鲚 俗称河刀鱼、毛刀鱼 等。其体长而扁、银白色、宛若尖刀。成鱼体长30厘米,尾重100克左右。肉中多细刺,肉质细嫩,肉味香鲜,是黄河下游颇受欢迎的著名特产。黄河刀鲚属溯河性经济鱼类,每年谷雨前后,由渤海溯黄河游入东平湖产卵,白露前后,幼鱼长到10厘米以上,顺黄河东入渤海,从而形成每年春秋两次刀鲚渔汛。民国初年,全省刀鲚年产量只有10余吨,20年代年产量一般30 吨左右。50年代最高年产量近千吨,其中沾化、利津两县约占一半。50年代末,东平湖陈山口修闸后,其洄游受阻,产量骤降,已形不成渔汛。

黄河刀鲚

银鱼 俗称面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体长10厘米,通体透明,洁白如银,无骨刺,肉质鲜嫩,通体可食,且无须开膛破肚,洗净即可下锅,深受人们欢迎。清代,利津县所产银鱼多用冰鲜船运至天津。银鱼在山东沿海诸河口均产,尤以黄河入海口两岸的支脉河及小清河产量较多。1917年,全省银鱼产量40吨,1922年上升到270余吨,1929年下降到30吨。50年代,惠民地区最高产量曾达300吨,寿光县最高年产量(1965年)130.9吨。70年代后,由于沿海诸河流特别是小清河上游有害工业污水增多,银鱼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进入80年代,产量已不足10吨。

银鱼

泰山赤鳞鱼 又名石鳞鱼、多鳞铲颌鱼,是中国名贵淡水鱼。其肉嫩而爽口、香而不腻,曾为清朝皇室贡品。清氽赤鳞,是泰山风味名吃。此鱼生活在泰山山涧溪流、深潭之中。成鱼个体长不过20厘米、重不足100克,背部淡兰色、腹部白色、体侧鳞片微黄、中间有条金黄色鳞带,鳍大部呈红色、光彩熠熠。此鱼较难蓄养,不仅成活率低,而且生长也慢。进入80年代,人工驯养、孵化和成鱼养殖试验先后成功,赤鳞鱼资源开始得到保护和发展。

泰山赤鳞鱼

赤眼鳟

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

[NextPage]

黄颡[sǎng]

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红鳍鲌[bó] 

体扁,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口上位,下颌上翘。背鳍具粗壮的硬刺。生殖期间雄鱼头部出现珠星。

栖息于湖泊水草茂盛处或江河缓流区,幼鱼喜集群在浅水区觅食。肉食性,主要捕食小鱼,亦食无脊椎动物。产卵期5~7月,在静水湖泊中繁殖,卵粘附于水草上。

长春鳊[biān]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体侧扁,呈菱形。腹棱明显,自胸鳍直至肛门背鳍刺粗壮而光滑。臀鳍条3,28~34。

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草食性。生殖季节4~8月,以6~7月最盛。在流水中产漂流性卵。生长较慢,常见体重为1市斤左右,最重可达4市斤。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可作为饲养对象。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鳜[guì] 鱼

鳜是鲈形目真鲈科鳜属的鱼类,俗称鳜鱼、花鲫鱼、桂鱼、季花鱼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食用淡水鱼,体侧上部呈青黄色或橄褐色,有许多不规则暗棕色或黑色斑点和斑块,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口较大,下颌突出,背鳍一个,鱼鳞细小、呈圆形,性凶猛,肉食性。喜食小型鱼类,小型甲壳类动物及昆虫等。

 翘嘴红鲌[bó] 

翘嘴红鲌,鲤科红鲌属的一种鱼类。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NextPage]

 

 乌鳢[lǐ]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鳑鲏[páng pī]

鳑鲏是杂食性鱼类,栖息在缓慢流动或静止的水域,依靠淡水河蚌(无齿蚌属:Anodonta)繁殖,活动范围小,寿命短。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欧洲。
鳑鲏类鱼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被许多鱼类饲养爱好者和医药学家的青睐。

麦穗鱼

麦穗鱼,是鲤亚目,鲤科,鮈[jū]亚科,麦穗鱼属的一种鱼类。亚洲的原住民,但因引入欧洲而成为了当地的入侵物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 

宽鳍鱲 [liè]

宽鳍鱲,属鲤形目,鲤科,鱲属。分布极广,在中国、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一般个体长约14厘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厘米,一般个体体重25克,50-100克重的甚少。其个体虽小,但较肥壮,含脂量高,产量也较高,为普通食用杂鱼之一。在南方省份山区形成一种特殊的小渔业,为山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可入药,若将其除去内脏和鳞片,鲜用,具有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疮疖、疥癣等症。

棒花鱼

棒花鱼,体粗壮。鼻孔前方下陷。唇厚,上唇的褶皱不显著;下唇侧叶光滑。侧线鳞35~39。生殖时期雄鱼胸鳍及头部均有珠星;各鳍延长。别称: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