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技能”比遗传基因更强大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8-02-05
众所周知,我们身体里的基因是固有的,如果将人类形容为“基因的机器”丝毫不会夸张。虽然说那部分融入血液的“命中注定”无法被改写,但我们仍然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通过不同的行为模式,年复一年地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生存下来。如果你对于自己的现状不太满意,不妨考虑换一种“方式”过活。
【最新发现】
太空飞行会改变大脑结构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星球变得不再宜居,人类真的可以向星际更远的地方迁移吗?就目前来说,除了需要找到最适合的目的地之外,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浮上了水面,有待解决。
不久前,国外“生活与科学”网站刊登了一份最新的研究结果,一项基于宇航员大脑的影像学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太空环境下会使宇航员的大脑结构发生改变,其中包括大脑位置的上移、大脑顶部组织变得拥挤等等,有可能会导致宇航员特有的“视觉障碍颅内压综合征”的发生, 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后视力会变差,眼睛的视盘肿胀,颅内压也增高(VIIP)。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还需要更多关于大脑的影像学研究,来验证这个假说的可靠性。
千百年来,“大脑”这一构造精巧又充满着无限奥秘的物质,吸引着世界各国科学家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如果你觉得太空太遥远,自己并没有因“VIIP综合征”而改变大脑行为的可能,那么不妨再告诉你另外两则有趣的研究结果——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恋爱”这种状态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神经系统,还会令大脑的奖励系统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同时,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也指出,当男性处于“父亲”这个身份时,脑部的路径会发生“重塑”变化,这种改变不但能使他们脑部的母性本能被激发,还能刺激宝宝们脑部的情绪与社会能力发展。
简单地说,无论是喜悦、恐惧,抑或是愤怒、哀伤,在大脑的指挥下,我们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出不同的行为。然而,不同的行为又会反过来,使我们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专家释疑】
“新事物”能改变神经网络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由脑中各种不同功能的激素的含量来控制的。不同的行为模式会为我们带来不同的身体反应、不同的对外表达、不同的行动趋向以及不同的情绪体验。大脑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通过对环境变化进行判断后,发出指令让我们进入合适的行为模式,然后使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合作愉快,发挥最高效能。
那么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是否也成为造成大脑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呢?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蒋斌教授。
广州日报:是否只有人类的大脑才会被周遭的“环境”所改变?
蒋斌:鼹鼠和人类一样,由父母分工来照顾其子女。实验发现,当鼹鼠宝宝在没有父亲的抚养下长大时,这些宝宝脑部的“眶额叶皮质”和其他“感觉皮质”发展出的突触较少。而这些突触能改变孩子们处理资讯的方式,造成此区脑部的不规则发展,而它正是掌管孩子决策、奖励和情绪平衡的重要区块。因此,无论我们人类还是鼹鼠,父亲照顾孩子好处多多。新手爸爸透过亲自的陪伴与照顾孩子使得大脑受到刺激而改变,进而产生像妈妈们一样充满母性直觉与光辉的“好爸脑”。
广州日报:为什么特定环境所产生的行为,会改变我们大脑的神经网络,从而又反过来改变我们的行为?
蒋斌:因为人的大脑并非静态的,我们的脑部神经元,会随着个人生命过程中生活经历改变而重新连结和构建新的神经环路, 这些新的神经环路控制人们新的行为。
广州日报:对于人类来说,神经系统改变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改变大脑行为因素还包括哪些?
蒋斌:长期的知识学习、技能培育,如一些娱乐学习的方式,包括长期的乐器演奏、歌唱,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关系等训练,这些学习新事物的过程,都可以使我们大脑内部神经细胞的增加,或重新配置大脑的神经网路,改变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
“后天信息系统”
比基因力量更强大
大约5万年前, 基因突变使人类具有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伴随着进化和繁衍过程,人类开始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写命运。其中最典型的本领,就是练就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技能。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对“恐惧”产生出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快速逃离危险(无论是猛兽还是自然气候),让自己生存下来。镜头一转回到现代,那些由特定的威胁性刺激所造成的伤害,依旧会使我们牢牢记住“始作俑者”,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无可否认,基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瞳孔和头发的颜色,无法决定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甚至连“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夜猫子”,都是由基因说了算。很多时候,在强大的基因面前,你我都会充满无力感——肥胖的父母容易生下胖小子;近视眼的孕妇,哪怕早已做了矫正手术,她的孩子们也有可能遗传到她的弱视力。每每看着父母和子女的对比照,都会深深地感觉到遗传和基因的强大。
然而还有一种比基因更强大的力量,千百年来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写这人类的命运——那就是我们的“行为”。
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运动,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基因的表达。我们每个人现在的样子,都是基因和环境互作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甚至还可以影响下一代的基因。“怎么想”和“如何做”,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我们都不是原始人,我们的行为不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加建立在信息和科技的发展上。
尖端科技、医疗变革、互联网……无论是环境迷因、文化迷因和科技迷因,这些人为可控的“后天信息系统”,都远远比基因这种先天不可控的“生物信息系统”,要强大得多。
【延伸阅读】
“迷因学”的诞生:
基因并非“演化最要紧的物事”
说到“迷因(Meme) ”,很多人不会对这个“网红词汇”感到陌生。根据互联网站的说法,“迷因”指的是“某种通过人与人互相传播,同时不断演变的内容或概念”。当下最为年轻人熟悉的“Meme”,就是“网络迷因”。
可是你知道吗?“迷因”的概念,一开始是根据与“基因”的关系塑造出来的。“迷因学”是牛津大学教授道金斯在基因之外延伸演化概念所创造的学说,他创建这个新词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基因是“演化最要紧的物事——天择的单位”。和遗传基因有点像,“迷因”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比如说,某种在你大脑中形成的观念,会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甚至还会一代传一代。
直到现在为止,“迷因”的概念已并不局限于“文化传播单位”,而是象征着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生态学甚至市场营销,这些能够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统统可以利用“迷因理论”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