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不建议催吐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19/06/03 - 00:18
分类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4-01-20

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不建议催吐

 

  医学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外科门诊主任朱志强、儿童急诊科主任朱翠平、儿童口腔科主任崔颖秋

  儿科专家支招常见儿童意外伤害紧急处理——

  寒假到来,儿童假期安全问题再受关注。今天,邀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专家,为家长们介绍其他几种常见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专家表示,该院接诊的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大部分由家长看管疏忽引起,因此家长们要打醒精神看管好自家的宝贝,让他们健康安全地度过寒假。

  动物伤:

  小玲特别喜欢小动物,邻居家的母狗刚下了一窝崽,小玲忍不住去逗玩,护子心切的母狗立即蹿上来,把小玲按倒在地,往其脸上咬了一口。

  专家提点:

  动物咬伤多发于1岁

  被咬后就地冲洗伤口

  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监测发现,动物咬伤发生率一直维持在千分之一,除了0岁组由于活动能力还不强外,7岁以下其余各年龄组儿童意外伤害中,动物伤害构成比都占第二位。动物伤害在0~1岁阶段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1岁初期达到最高。春节假期,市民走亲访友频繁,与动物接触增多,孩子被宠物抓伤、咬伤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儿童个头比较小,并且头部高度与小猫、小狗的头部高度相当,所以是动物咬伤害的易感人群,头部和颈部的咬伤在儿童中很常见。

  专家介绍,孩子被猫狗抓伤、咬伤后,切忌不对伤口做任何处理就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应该马上用凉开水或肥皂水就地彻底清洗伤口。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冲洗时应尽可能把伤口扩大,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粘在伤口上的动物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但绝不可以用口吸出(以免病原祸及大人)。反复冲洗后用碘酒烧灼伤口。

  “有无狂犬病,关键不在于被猫狗咬伤的伤口大小,而在于猫狗本身是否带狂犬病病毒。”市妇儿中心儿童外科门诊主任朱志强提醒,有相当多的表现正常的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因此即使破损很轻微,自行处理伤口后,也应及时就医,以便判断是否要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越早接种,安全系数越高。

  怎样预防?

  别与动物对视或尖叫

  “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小狗可爱,不是自己家的小狗可以看,但不能去摸。”市妇儿中心儿童口腔科主任崔颖秋表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外出提高警惕,不与动物戏逗,婴儿或低年龄段儿童最好不要拥抱或亲吻动物。

  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在动物接近时,应保持冷静,不要与动物对视或尖叫,因为尖叫可能激起动物的掠食行为,对视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挑衅,也不要从动物身边跑过或试图用跑来摆脱动物。如果被动物攻击,最好是原地双脚并拢站立,用手臂护住脸和脖子。如果是躺着时被攻击,要马上站起来。

  误服:

  日前,市妇儿中心急诊科收治了一名误服碱性液体的2岁幼儿,起因是有个邻居把烧碱和白酒混在一起倒入了牛奶瓶中。虽然只是喝了一小口到嘴里、感觉不对后就马上吐了出来,但孩子的嘴巴还是被强碱烧烂。

  专家提点:

  3岁以下不要催吐

  错喝杀虫药立即喝浓茶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急诊科主任朱翠平介绍,过去一年该科共收治了95例小患者因吃了“各式各样不该吃的东西”而要留观,包括变质奶、电蚊香液、502胶水、避孕药、干燥剂、爽身粉、烟头、体温计里的水银等。其中药物误服或过量的占了近一半,灭鼠药或杀虫剂、溶液类各占16%。误服的年龄集中在1~5岁。

  发生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要确定是否误服或过量服用、明确服用了什么药物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到医院,“有的孩子说不清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又说有误服的,按急诊原则一律马上洗胃,因为时间是处理中毒的关键。”朱翠平说,某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小,如维生素类,吃错了或多吃了一两片,问题不大。但有的药物如安眠药及某些解痉药、退热药等,幼儿多吃会出现昏迷、心跳加快甚至休克,一些外用药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蚀性,必须及时处理。

  她并不建议家长为3岁以下的孩子催吐,尤其对已经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幼儿,以防发生窒息。如果误服腐蚀性液体,应立即喝牛奶、豆浆;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应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如果误喝了碘酒应赶紧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以阻止人体对碘的吸收;错喝了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应立即多喝浓茶,处理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糖果、饼干内的干燥剂也容易被孩子误食。朱翠平介绍,不同的干燥剂处理起来不同,透明的硅胶无毒性,可由粪便排出体外,不需做任何处理,除非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特殊反应。氯化钙只有些轻微的刺激性,喝水稀释就可以了。然而,氧化钙干燥剂遇水后会变成强碱,有腐蚀性,应在家先喝水稀释,然后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怎样预防?

  别说“药像糖一样好吃”

  要预防孩子发生误服,首先应安全储存家庭药物,选用儿童不易打开盖子的容器存放药品或化学用品;不放药物在药箱之外或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家长给儿童喂药前,应该确认药物的安全剂量,过期和不用的药品和化学用品要及时扔掉。不擅自增加剂量或将成人药物用于儿童身上,不在孩子面前鼓吹药物像糖一样好吃,以免孩子自己寻药吃。

  另外,家长要教会孩子在喝任何饮料前询问家长是否可以喝;永远不要把有毒物品放在食品包装盒里。药、杀虫剂、清洁剂都放在原包装盒里,不要换成饮料或无标识的包装。

  烧烫伤:

  父母给3岁半的乐乐洗澡时,先开热水放进澡盆,还没来得及放凉水,乐乐忽然一脚迈进澡盆里,导致脚部中度烫伤,住院10天才痊愈。

  专家提点:

  烫伤紧急处理

  涂酱油、牙膏通通不靠谱

  监测发现,烧烫伤是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三位,0~1岁的发生率极高。朱志强介绍,烧烫伤的孩子中,像乐乐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除此以外,天冷时家中的水袋、暖手宝、电热毯等取暖物品、家里的热汤热菜、摩托车的排气管都是儿科烫伤常见原因。

  “孩子烫伤,民间流传的用酱油、香油、食用碱水、炭灰、牙膏、油性软膏等涂敷的方法,通通不靠谱。”朱志强表示,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是小面积轻度烫伤,皮肤仅是红肿,没有起泡、破皮,应立即用凉开水冲洗局部10~20分钟,可以降低温度和止痛;如果皮肤表面起泡或皮肤已破,则不能用水冲,有衣物粘连住皮肤的不能硬扯,应该剪去衣物没有粘连皮肤的部分,及时用湿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小心不要把水疱弄破。如果是化学物如强酸引起,切忌用水冲洗,而要用干布拭净。紧急处理后,视伤势送孩子到医院救治。

  怎样预防?

  洗澡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专家建议,冬天给孩子洗澡时,澡盆中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给婴儿洗澡时,应确认水温在42℃  左右。在厨房做菜时,家长假如要短暂离开应该关上门,确保孩子不会独自闯入。盛放热汤热菜的器皿、点火器具应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使用电磁炉时也要有人看护孩子。

  另外,要选择安全的取暖方式,使用热水袋时应在外面套上一层较厚的棉套,使用前必须反复确认热水袋已经拧紧。电取暖器或暖风扇应远离孩子或外加护栏。电器插座设置在高处或加上盖子,点火器具应锁在抽屉里,使孩子不易碰到。电动玩具要检查确保电路和电池的完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