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4-16 作者:韩蕊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只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脂肪肝的治疗还需要运动和药物的协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脂肪肝运动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
规律运动应讲求技巧
对于大部分脂肪肝患者来说,如无严重的并发症,均应积极进行规律运动。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营养过剩状态所致的脂肪肝患者而言,运动疗法效果最佳;但对于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消耗性病,以及药物、毒物所致的脂肪肝患者,或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等严重疾病患者,则不可贸然运动和锻炼。在制定运动方案前,需请专业医生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以评判运动疗法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所以说,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效果。具体而言,脂肪肝患者的运动选择应包含以下要素:
1.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原来的运动量大小、心肺脑骨骼功能情况、工作生活状态、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应主要选择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如骑车、慢跑、游泳、做操、跳舞、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
2.选择合理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有氧运动应每周3~5次,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运动时目标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170-年龄”左右,最多不能超过“200-年龄”。运动后,如果疲劳感在10~20分钟消失,说明运动量刚刚合适。
保肝治疗需综合考虑
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是一种辅助但是不容忽视的治疗措施,主要应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肝患者,而对于肥胖、酒精滥用、代谢综合征等病因有效控制之前或者病因控制之后仍无法逆转的脂肪肝患者,必须应用保肝抗炎药物。
脂肪肝治疗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1.抗炎类,主要是甘草酸制剂,如异甘草酸镁注射剂等,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2.修复肝细胞膜类,代表药物有多烯磷脂酰胆碱,它可以保护修复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3.解毒类,如还原型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减轻组织损伤;
4.抗氧化类,如水飞蓟素、双环醇等,能够抗脂质过氧化,增强肝细胞膜的抵抗力。
5.利胆类,适用于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汁淤积等患者,主要有熊去氧胆酸、S腺苷蛋氨酸、胆宁片等。
那么,保肝药物应该如何选择呢?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型、分期、病程、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情况等,制定相应治疗和随访方案。一般而言,保肝药物不得联用超过两种,一般疗程在半年以上,用至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脂肪肝消失为止。单纯依赖保肝药物而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或者滥用多种保肝药物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寻找可能的病因或诱因非常重要,尤其要重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如慢性长期饮酒、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不科学的节食减肥方式、长期接触工业毒物等,将这些诱因病因找到并去除,就是最重要的保护肝脏的治疗措施。此外,戒酒对于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非常重要,一般戒酒后3个月,肝酶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肝内的脂肪沉积基本消退;由药物引起的脂肪肝,在停用可疑药物后2~3个月或可完全恢复正常;对于饥饿减肥、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引发的脂肪肝,在合理膳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之后,肝脏脂肪病变亦可迅速逆转。
合并其他疾病这样做药物治疗
很多时候,脂肪肝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疾病,往往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且,脂肪肝与合并症之间往往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两病甚至三病同治。以下介绍三种脂肪肝合并其他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1.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简称LDL-C)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一线药物,长期服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死亡率,并可能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与肥胖、糖尿病相关的脂肪肝,往往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对此,贝特类药物是研究最多、疗效最为确切的降甘油三酯血症的药物。
2.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狼狈为奸”、共同发展,摧毁人的健康。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包括双胍类(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匹格列酮),餐后血糖调节剂(阿卡波糖),以及新型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DPP-4抑制剂等。若效果不佳可加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如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仍控制不佳或合并肾病等并发症时应考虑胰岛素治疗。
3.脂肪肝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药物治疗。首先是降压药物的应用,首选的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英文简称ARB),控制不佳时可以加用钙离子拮抗剂(英文简称CCB);其次是阿司匹林的应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转氨酶升高或肝炎活动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结直肠癌和肝癌的发病风险。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韩蕊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