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以后,更是有不少人对蔡伦发明造纸术提出异议。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写道:“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意思是,早在汉朝初年,就已经用纸逐渐代替竹简做书写材料了。到东汉和帝年间(公元105年),蔡伦领导皇家作坊里的工匠,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南宋史绳祖在《学斋拈毕》中认为,“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 ”
但是,也有很多人坚持认为《后汉书》的记载是准确的,《后汉书》里的蔡伦传不可信的说法,缺乏深入考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后汉书》和《东观汉记》里蔡伦传的记载,经过查对《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原文,两相对照,文字大体相同。而记载中“造意”二字就意味着发明创造。而且,蔡伦一度被视为罪人,冤死30年之后才恢复名誉,谁敢贸然不如实地给他立传?更谈不上夸大其词地颂扬他了。因此,以记载蔡伦造纸最早的史书为依据,说他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不过分 。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个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010年7月出版的《中国考古学·秦汉卷》,根据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指出,“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创造出了麻质植物纤维纸。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中发现西汉不同时期制造的古纸,从而引起了造纸起源问题的大讨论。 ”
人物评价
范晔:“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刘光裕:“中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
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 ”
人物纪念
墓葬
蔡伦墓建于东汉末年,是蔡伦的衣冠冢。墓为单室券顶砖室墓,墓室高2.2米,长7.84米,宽2.7米,花岗岩墓围,有墓门、阶梯入墓室,砖有汉墓常见的几何形纹饰。2001年8月。耒阳市人民政府在墓前建一座护碑亭。墓碑正面刻有郭沫若1959年题“蔡伦之墓”;背面刻有碑文 。
建筑
蔡侯祠
蔡伦死后,后人就其宅基建祠,纪念蔡伦。蔡侯祠始建年代不祥,元至元四年(1338年)耒阳知州陈宗义重修。后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古朴典雅。占地面积408平方米,座南朝北,砖木结构。分三进两院,前厅三间单坡小青瓦顶,两侧有走廓,中轴为甬道有屋盖与中厅相连;中、后厅三间悬山顶,亦有走道、甬道相连。大门石额“蔡侯祠”,石联:“芳池月映,故宅风存”。蔡伦纪念馆位于耒阳市蔡侯祠内。
蔡伦纪念园
为缅怀蔡伦的千古功德,耒阳人民已在其故宅建“蔡侯祠”,2001年又以祠为基础扩建成蔡伦纪念园。纪念园占地8万多
平方米,园内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思侯亭、蔡侯祠、蔡伦墓等景点组成,整体上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极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园林特色,是“寻访蔡伦故里,领略纸史文化”的绝好佳所,是弘扬科学、传承文明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06年12月,蔡伦纪念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郭沫若、周谷城、胡绳、周光召等先后为蔡伦墓、蔡伦纪念馆、蔡伦纪念园题字 。
蔡伦发明家广场
蔡伦发明家广场位于耒阳最繁华地带,,五环新城相邻,为纪念蔡伦才得以此名。 是耒阳最大的休闲广场。 广场中央有巨型的蔡伦雕像。
邮票
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其中包括蔡伦。他的生年难以考证,故在邮票上写为“蔡伦(公元?~一二一)汉”,而邮票设计家却在设计邮票图稿上写成了“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这个错误直到印刷打样时才被发现。印刷工人只好在印版上将“前”字一个一个改掉。因一时疏忽,有一个“前”字漏改,从而使每个邮局全张第16号票位形成错体。出售时才被一些集邮者发现。邮票发行部门将错体票收回,约有数千枚流出 。
蔡伦奖
中国造纸蔡伦奖由“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组成,是中国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社会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