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是怎么过传统节日的?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山东传统节日

春节 中国民间历史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止。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货充盈,特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最后一个年集,卖食品、用品、年画、窗花、爆竹、灯笼、脸谱、春联等过年必需品。过富足年是传统习俗,因而人们纷纷赶集置办许多年货,热闹非凡。

腊八 这一天一般家家都熬八宝粥,也称“腊八粥”,把大米、小米、玉米、红豆、绿豆等八种粮食放在一起熬制,有示意五谷丰登的寓意。山东还有在这一天腌制大蒜的习俗,当地人称“腊八蒜”。

祭灶(腊月二十三) 又称小年。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要返回天庭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善恶,由玉皇大帝实行奖励或惩罚。人们就在送别灶王时,想方设法巴结、讨好他。这一天山东习俗家家吃饺子,送灶王爷。灶王像就贴在农家厨房炉灶烧火口旁边的墙壁上,神像两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辞灶前,人们先给灶王爷洗脸、换装——揭下破烂的旧神像,用白土和泥粉刷一下烟火熏的乌黑的墙壁,再贴上新神像和那千年不变的对联。灶王自然大受感动,又因贪吃供品山楂、糖瓜粘了嘴,几天之内他不能张口说话,玉帝问他世事时只能点头或摇头。玉皇大帝被他搞的一头雾水,什么奖呀罚呀都没法搞了,只好作罢。

除夕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家家大扫除、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准备年夜饭。远行的人一般也要千方百计在这一天赶回亲人的身边。在农村,还会有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入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守岁成为新的习俗。十二点的钟声一响,新年到了,家人立刻互致新年祝福,吃刚出锅的饺子,放鞭炮。过年时的水饺破了不能叫破了,而叫做“挣了”(即挣了钱),大门贴“福”字,好端端的字却倒着贴(意味福到了),一般不允许打碎物品。万一打碎了,要说碎碎(岁岁)平安。

初一 清晨,人们相互问好,祝福吉祥如意。先是晚辈给长辈拜年,然后走出家门到亲朋好友家贺年,以此预祝亲戚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健康。春节期间,各种群众自娱活动很多。家家户户竞相放鞭炮,因此,年节时期,鞭炮声此起彼伏;舞狮、踩高跷等民间活动也很普遍,大人小孩都围观欣赏,热闹非凡,精彩的表演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元宵节 又称“灯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这一天还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日,相传是天宫祭日,故又称上元节。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吃元宵,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一家人团圆和睦。元宵灯会,为元宵节最富诗意的活动。夜幕降临之时,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仿佛天上银河降落人间,夜如白昼,精彩纷呈。

清明节 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清明在农历三月,一指农历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季的后半段,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因此便称“清明”,公历时间大约在 4月5日前后;二指风俗节日,清明扫墓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人们在这一天怀念已故的亲人,祭祀扫墓以表深切的怀念。

中秋节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因为这一天属于秋季的正中,所以又叫中秋节。每逢中秋佳节,民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离家多远的人也都尽可能在这一天回家团圆。祭月、赏月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每当月亮升起,清辉洒满大地,人们在露天摆上桌椅,把月饼、水果等圆形的食品供于桌上,祭祀月亮。尔后,全家人围桌而坐,在桂花香中吃月饼,共赏明月。月饼作为应节美点,其形取月之圆,其馅尽美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