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周,一款名为“55°杯”的杯子被广泛关注,它一面世,就成为了“爆款”,然而不久被大量山寨,朋友圈中还有忽悠人的集赞送杯活动,收到山寨款的消费者大喊收到“悲剧”。最近几天,又有新的传言说,这款杯子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究竟这“55°杯”背后有什么问题?
说法1
无论冷热,水加进去就成55℃
55°杯的广告说,这款杯子可以把100℃的热水,加入杯中摇一摇变为55℃,又可以把常温的水变为55℃。
真相
加热水可以变55℃,加凉水不可以
事实上,55°杯的“魔法”是有条件的,开水加进去可以很快变为55℃左右,但如果第一杯加的不是热水,那么即使加凉水也不能使之变为55℃。而且,如果第一杯加的是开水,要使第二杯开水也变为55℃,就要等半小时才可以。
其实这很好理解,就是中学学过的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
分子生物学博士冯飞雪表示,“杯子储热的材料不可能是仅依靠均相材料储热的。因为在不做功的情况下,热量交换的基础是温度差。第一次热交换过程中,水和储热材料已经达到了55℃的温度平衡,因此若是均相材料,那么第二次热交换后平衡温度应远低于55℃。这款杯子应是采取了相变温度在55℃左右的相变材料,依靠相变而温度不变的过程中,所储存和释放的潜热来和水进行热交换。”
所谓“相变储热材料”,可以借水来理解。人们最常见的相变储热材料非水莫属,当温度低至0℃时,水凝固由液态变为固态。当温度高于0℃时,水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结冰过程中大量放热,融化过程中吸热。而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变化不过是1℃左右。而这个杯子的相变储热材料也是用了类似的原理,只不过它的融化凝固点更高而已。
说法2
杯子里的储热材料有毒
最近朋友圈中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名为《55°杯到底是什么?55°杯的骗局,是天真的悲剧》,里面提到55°杯皮囊包裹下,杯子的里子是这样的:92%三水合醋酸钠作为储热剂,5%十二水磷酸1氢钠作为形核剂,3%明胶做增稠剂,相变温度大约正好55℃。这些相变储热材料的成本很低,而且吃下去对人体有害。
真相
三水合醋酸钠无毒,但误食也有危险
此前,正版的55°杯厂家出具了一份编号为201320414844.1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证书显示,杯子采用的是相变金属填充于内部导热层与外部隔热层之间,热水通过导热层将热量释放至相变金属,相变金属快速吸热并融化,热水温度迅速降低。随后,热水降温时,相变金属凝固放热,此热量可长时间保持热水的温度于相变金属的熔点附近,达到保温效果。
至于这种相变金属是什么则没有公布,但确实有不少盗版厂家使用三水合醋酸钠作为储热剂。三水合醋酸钠加入了一些其他添加剂之后,它的熔点就是55℃。物质在熔点附近发生溶解、凝固变化,这种做法很常见,电热水袋、热宝、暖宝宝、暖手袋等里面大部分都是会用三水合醋酸钠储热。
化学老师肖秀芳表示:“三水合醋酸钠是一种盐,化学分子式是C2H 3N aO 2·3(H 2O ),本身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可溶于水。学过化学都知道,醋酸根和钠离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如食盐和食用醋中就有这两样,所以溶于水的三水合醋酸钠是无毒的。”
不过,无毒并不意味着可以吃,肖老师还指出:“因为醋酸钠是一种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在水解中消耗掉一部分的氢离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显弱碱性。误食会影响胃的功能,而且由于它是容易吸热放热的材料,所以吃进去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严重还会脱水。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少。
说法 3
55℃是3最佳冲奶粉温度
在很多宣传55°杯的帖子中,宣称55℃是最佳饮水温度,而且55℃的水适合给婴儿冲奶粉。因此,55°杯是“奶粉神器”。
真相
40℃上下才适合冲奶粉
不同的饮品有不同的温度,对于成人来说,即使喝热茶热咖啡,都可以预试饮品的温度,不至于烫到。但对于婴儿来说,过高的温度则有烫伤的危险。母乳的温度与人体相当,所以婴儿配方奶适合饮用的温度也是40℃上下的温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研究发现,如果用70摄氏度的水冲调配方奶,由于这一温度足以杀灭配方奶粉中残存的少量坂崎肠杆菌,那么这样冲调的配方奶即使在不同条件下放置较长时间,依然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而如果用40到50℃的水冲调,若放置时间太长,则会明显增加感染风险。
科学松鼠会成员、乳品专业博士“少个螺丝”表示,“是否用70℃的水冲调奶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合格且妥善储存的奶粉在冲调时注意手和器具的卫生,冲好后尽快饮用,那么用奶粉罐上建议的40℃来冲泡更好。如果做不到前面这些,那么用70℃以上的水冲泡奶粉更安全。”
因此,无论从杀菌的角度还是适合饮用的角度来看,55℃的水都不是冲泡奶粉的最好选择。
链接
怎样延长保温杯的使用期限?
保温杯的保温原理是尽可能地减少热传递。
热传递的三个主要方式为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保温杯主要是解决了前两种热传递方式造成的热能损失。针对热传递的三个方式,目前的保温杯主要采用双层金属壳中间抽真空,并在金属壳内层加反热镀层的方式来达到保温的效果。保温杯的真空夹层有效抑制了热传导的发生,反热镀层能够有效地将热辐射反射回去,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了解了原理之后,就可以知道怎样延长保温杯的使用期限?
一、避免掉落、碰撞或强力冲击(避免外层金属破损导致的真空失效,避免镀层脱落)。
二、在使用中请勿遗失开关、杯盖、垫圈等配件,勿高温消毒杯头,以免变形(避免影响密封效果)。
三、请勿加入干冰、碳酸饮料等易产生高压的液体,勿加入酱油、汤等含有盐成分的液体以免杯体腐蚀,装入牛奶等易腐败的饮料后,请尽快饮用并进行清洗以免变质后腐蚀内胆。
四、清洁时请使用中性洗涤剂并用温水清洗,勿使用碱性漂白剂、化学试剂等强力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