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古代文化名人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孟轲(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 “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所谓“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

穀梁赤 战国时鲁人。字元始,一名俶,传为子夏弟子。《春秋穀梁传》旧题为穀梁赤撰,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淳于意(约前205~?)即“仓公”。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姓淳于,名意,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故又称“仓公”。辨证审脉,治病多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他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还记载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这些医案如实地记录了他诊治疾病的成败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兒宽(?~前103)西汉大臣,水利家。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治《尚书》,为孔安国弟子。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任左内史。在任数年间,劝农业,缓刑罚,并负责在郑国渠上流南岸开6条小渠,灌溉两旁高地,称为“六辅渠”。后任御史大夫,与司马迁等共同制定“太初历”。《汉书·艺文志》儒家有《兒宽》9篇,今有清马国翰辑本。

伏生 亦称伏胜。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济南(郡治山东章丘南)人。曾任秦博士。汉文帝时,晁错曾向他学《尚书》。西汉的《尚书》学者,都出于他的门下。今本今文《尚书》28篇,即由他传授而存。相传他还作有《尚书大传》,疑是他的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后来的博士们杂录所闻而成。

东方朔(前154~前93) 西汉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字曼倩。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诙谐滑稽。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善辞赋,《答客难》较为有名。《汉书 ·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20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是托名于他的作品。

匡衡 西汉经学家。字稚圭,东海丞(今枣庄市峄城)人。幼时家贫,以工赈学; “穿壁引光”,刻苦攻读。知识渊博,擅长文学,常引经据典议论政治得失。上疏及议朝政皆以《诗》为据。元帝时历任光禄勋御史大夫、太子少傅等职。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为丞相,封乐安侯。成帝时,为司隶校尉王尊所劾,后免官。

韦玄成(?~前36) 西汉文学家。字少翁,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少年笃志好学,夜以继日,博涉史经典籍。为人谦逊下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后,玄成佯狂让兄继承父爵。朝野人士为其高节而赞叹,奏请拜其为河南太守。元帝永光初(前43年),始继父相位,封侯。邹、鲁等地因而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玄成为相7年,处理政务不及其父老成持重,但其诗文成就则超过其父。死后,谥共侯。玄成擅长写四言诗,著有《自劾》及《戒示子孙》2首。有集2卷(《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氾胜之 西汉农学家。氾水(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为议郎,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地区提倡种麦,获得丰收。后升迁为御史。以撰有农学著作《氾胜之书》而闻名后世。此书总结关中一带农民的经验,详细地论述了区田法、溲种法、耕田法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原书已佚,现有辑佚本。

孔融(153~208) 汉末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所作散文,锋利简洁,多讥嘲之辞,后因触怒曹操被杀。又能诗。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曾把他与王粲等6个文学家相提并论,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孔北海集》。

郑玄(127~200)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高密)人。世称 “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玄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百千人。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称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但喜综合,以不同为同,以《周官》为真周制,凡不合者皆归入殷制;以《礼》注《诗》,造成许多附会。今通行本的《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注,即采用郑注。另注《周易》、《论语》 、 《尚书》和《纬书》;又作《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以反驳何休。并撰《六艺论》、《驳五经异义》等,均佚,清袁钧《郑氏佚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孔广林《通德遗书所见录》、黄奭《高密遗书》也有辑载。

仲长统(180~220)东汉末哲学家。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官至尚书郎,参丞相曹操军事。著有《昌言》34篇,10余万言,是一部政治思想杂论集,既触及社会现实,又表现了相当清醒明朗的哲学观点。 提出 “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群书治要》卷四十五)。“天道之学”显指当时谶纬迷信而言。否认“天命”,揭露天下由治而乱, “乱世长而化(治)世短”与统治阶级“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的关系。

王粲(177~217) 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以博洽著称。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颇有文名,尤以诗赋见长。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七哀诗》反映汉末离乱和人民痛苦,对当时军阀割据的局面深表憎恶。《登楼赋》也颇有名。为 “建安七子”之一,成就较大,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曹王”。明人辑有《王侍中集》。病卒后,葬于亢父城南一里家族墓地(今喻屯乡城南村东南蔡河北岸有王粲墓)。1981年,王粲墓被列为济宁市重点保护文物。

刘桢(?~217) 汉末文学家。字公幹,山东东平人。 “建安七子”之一。桢家学甚厚,其父刘梁以文学知名于世。桢少笃志于学,与王粲友善,后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齐名, 并称为 “曹刘” 。也有人把他与王粲合称 “刘王”。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说刘桢 “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集中体现其风格的诗是《赠从弟》3首。刘桢性卓傲,放荡不羁。曹丕举行宴会,酒酣,命甄夫人出拜,众皆俯伏,独桢不予理会,遂以不敬被刑。后又免罪复起用为小吏。刘桢行文才思隽锐。所著诗文多佚,今存诗15首,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之作。原有集,后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刘公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