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虽然营养丰富,但在喝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喝的方式对了,能够强身健体,万一喝得不对,反而很可能给身体增加病痛和负担。因此大家不妨对照一下自己和家人到底有没有喝对牛奶,好让牛奶真正发挥其作用。
误区1:牛奶+药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牛奶来送服药物肯定比水要更有好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观点。事实上,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面形成一道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误区2:牛奶越浓越好
不少人喜欢喝浓度较高的牛奶,认为牛奶越浓,其中的营养就越多,然而这也是不科学的。有些人可能担心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入奶粉。而婴幼儿常喝这种过浓的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其内脏比较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因此要注意适度。
误区3:牛奶+巧克力
巧克力牛奶可能是很多人的最爱。因此也会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两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态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误区4:牛奶+鸡蛋
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喝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们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牛奶鸡蛋是好东西,但是用错了地方。经过一夜十多个小时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足够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