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建议很快被国务院采纳。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
1991年5月,一次重病后,屈伯川立下遗嘱:“我总有一天要去见马克思。遗体献给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供教学科研使用(如果用后要火化,就把骨灰送给大连理工大学,同绿化用肥料混合,撒在学校绿化园地)。不要开遗体辞别仪式,事后在校报和《大连日报》登个消息就是了。”
1997年2月18日,这位为新中国解放和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教育家与世长辞。他的家属忠实地履行了他的遗嘱。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着重介绍了包括屈伯川博士在内的18位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
1997年1月,《屈伯川教育文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人物评价
屈伯川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大连理工大学这所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准确把握教育规律,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切合中国实际、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1997年1月,《屈伯川教育文集》由他在延安时代的学生,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题写书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屈伯川博士在1997年2月逝世后,他的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内脏器官捐给大连医科大学(原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供教学科研使用”,骨灰“送给大连理工大学,同绿化用肥料混合,撒在学校绿化园地”(今屈老铜像南面的树林里)。
1999年,大工建校50周年,大工新图书馆——一座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落成。为了缅怀屈伯川博士,在大连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和校友的要求下,经中共中央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新馆命名为“伯川图书馆”,这也是中国第一所以人名命名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大门的南面,屹立着香港校友捐款筹建的屈伯川博士的半身铜像。
2006年,在由中央电视台、亚太MBA联合会联合国内二十家主流媒体及亚太地区百所知名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MBA群英会暨2006中国MBA人物评选活动”中,获“推动中国MBA教育特别贡献奖”,为第二高奖项,与时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主管1980年中美管理项目,现任美国工程院院长的JORDAN J. BARUCH(巴鲁奇)并列,仅次于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代表中央直接负责此项目的经济学家袁宝华。
经典名言
“办第一流的大学要靠第一流的教师。”
“对办学有利的事,就是要冒点险。不干,机会就错过;一闯,也就上去了。”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你们要好好把握,要学好本领,才能建设祖国。”
相关简介
话剧《屈伯川》
大型校史题材话剧《屈伯川》在大连理工大学山上礼堂首次公演。
话剧团的35名演员及工作人员经过100天的精心编导、排练,为母校六十年华诞倾情献礼大型校史题材话剧《屈伯川》。剧中出演屈校长的是宋鹏,钱令希院士扮演者为武翔,其他演员有王顺,王佳林、任祥熙、宋宇、孙文、吴晓洁、王莹、徐晨、张大权等。
话剧从1949年建校屈校长任职在新中国解放之初以宽大的胸怀待日本科技工作者讲述。三顾茅庐力学大师钱令希,展现老校长能屈能伸,识人伯乐,海纳百川的高贵品质。文革时期,与钱令希院长顶着巨大压力励志创建大连第一港“争气港”。
幕后信息
60年前,他们作为第一代大工人来到这片土地,辛勤耕耘,艰苦创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故事会被搬上舞台、接受掌声,他们只是在坚持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60年后,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怀揣着梦想,也在坚持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有一天,他们真的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把“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把“他们”的精神放进我们的心底。他们,就是《屈伯川》剧组。
丹心映校史,向手辟天地。能屈伸,为伯乐,纳百川。屈伯川是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大连理工大学前身大连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话剧《屈伯川》由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改编而成,分六幕讲述了1948年至1981年几十年间,以屈伯川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心怀“科学救国”之志,在“黄海之滨,凌水河畔”创建大连工学院,呕心沥血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故事。话剧选取旅大解放后屈伯川等负责接收“南满株式会社”(大连化物所前身)、全国范围高校院系调整时屈伯川三顾茅庐请钱令希来连任教、“文革”时期兴建大连油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中美合作的管理培训中心等在大工校史、大连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建校初期及发展过程中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风雨历程。
十二易更终成稿
“这一年我21岁,我做了一件让我若干年后再想起时会泪流满面的事,为此,我放弃了很多的东西。泪水滑过脸颊,微笑一同浮现……” 在于志博的校内日志上,笔者发现了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屈伯川》的编剧,这名现读法学专业二年级的大工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一年来,自己经历了什么。
“最难忘的是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为收集校史资料采访了原化工学院院长庞殿英老师,回忆起屈院长的点点滴滴,70高龄的他声音哽咽,潸然泪下;我们道别的时候,老人家突然抓住我的手,激动地问我,明年我能不能看到屈院长的话剧?我说,‘能,就叫《屈伯川》’……”每每提起这段往事,于志博总感叹不已。
2008年4月,于志博第一次从图书馆借出《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院士的足迹》;2008年7月,他开始走访依然健在的第一代大工人。其后的时间里,一稿二稿三稿,校史翻翻阅阅又是一次改稿;八稿九稿十稿,键盘敲敲打打又是一个天亮……于志博将这段经历视为大学里最有意义的事情。
从图书馆到档案馆、从档案馆到离退休办公室开始搜集校史资料的时候,于志博还只是当作一件普通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一些老教师已经不在了,还有一些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无法接受任何采访,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有着怎样意义的事情。“我有过疑问:为什么负责这项工作的谢腾飞老师鼓励我来写这个剧本,而不是本校或大连市的名家来写?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理解了团委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个剧本的意义不仅仅是为60周年校庆献礼,更重要的是,60年后,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回溯大工历史的时候,他们像我一样从中得到教育。我们在传承历史,传承大工人自己的历史,大工人不能不知、不可忘却的历史。”
于志博一行最终采访到了原大连工学院的副院长庞殿英老师、原化工学院院长张文翰老师、原大连理工大学的副校长张不群老师、大工校史编写人孙懋德老师……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年轻学生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事情: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大学诞生在渤海之滨,老校长南下浙大聘请钱令希教授,是什么让钱老下定决心来到大连并奉献他的一生……这些故事经过整合,成为《屈伯川》剧本最鲜活的内容。
“在写作技巧上,我的文笔有限,不足以记录大工开拓者们的光荣与梦想;在感情表达上,我太年轻,无法体会几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境……”然而,正是这位“文笔有限”的年轻编剧,07级一名普通学生,在大工60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这位老校长搬上舞台……
百日排练始成型
“2009年4月20日,《屈伯川》剧组准备开始当天的排练 ,一个演员低声告诉我们,钱老去世了。 刚刚我们还在讨论‘屈伯川夜访钱令希’的剧本……大家都不作声了……”武翔哽咽着告诉笔者。来自人文学院的08级学生武翔,在剧中饰演的,正是钱令希院士。“去年敲定由我饰演钱老的角色时,我只是欣喜,随着排练的深入,我对钱老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高山仰止啊。钱老是一座路标,他无时无刻不在弘扬着一种进取精神,穿越时空而永世长存。”大师仙逝,他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教材记录,他的高风亮节又有谁来传承下去?原本沉甸甸的剧本彼时更多了沉重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