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菜 舌尖上“踏青”图

renwen 提交于 周日, 2019/06/02 - 23:53
分类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4-04-14

曹虾。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这也成了不少美食的“分水岭”。到菜市场走走,你会发现,河蚌、田螺、黄沙蚬、春笋、荞菜、韭菜等时令菜,卖得正火;顺德谚语说:“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凉瓜”,可见河虾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菜。广东又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芥菜也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不少餐厅更是以这些原料推出了春季菜肴,给食客舌尖上“踏青”的机会。

  曹虾

  鲜甜滋味满口腔

  吃虾当以暮春之时为最美,故广东地区素有清明吃虾的传统。日前,记者去了一趟南沙十九涌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此时正值河虾繁殖期,虽不及盛夏时节肥厚,味道却相当鲜美。罗氏虾、曹虾、沙虾、竹节虾应有尽有,其中尤以曹虾最珍贵。

  曹虾是珠江独有的虾种,也是南沙的特产,它在南沙海域的咸淡水交界处生长,每到清明时节都回游江河产卵。曹虾体态小,虾壳薄,肉质爽滑鲜甜,口感富有弹性。煮熟后虾壳呈淡淡的橙红色,透明到可以看到嫩白的虾肉。据说南沙的十八涌至二十一涌都有曹虾出产,但因为距离不同,因此曹虾的肉质和味道也有所不同。十九涌高佬海鲜餐厅的大厨介绍说,选购曹虾要选那些生猛、有籽的,不要挑那些太小或是不新鲜的。

  大多人选择曹虾都是白焯,南沙海傍路旧镇码头的海傍酒楼也以白焯为主。但其实还可以笼仔蒸、石板烧等,像位于海珠区的“仑头海鲜城”,就有笼仔蒸。加热后曹虾虾壳不会变红,而是通透的淡淡橙红,还可见嫩白的虾肉包裹橙红或微褐色的虾籽。曹虾体积小,虾壳细薄,将其去头后蘸一点酱料或者索性只吃虾的原味,一口鲜甜滋味满溢口腔。

  番禺大道北的香江大酒店则是用石烧手法,清白小虾铺在黝黑圆滑的石头上,仿佛还在水底石头间穿梭的样子。据说,母的曹虾比公的好吃,因为丰润饱满有虾籽。虾籽是红色或是褐色的。其中红色的代表这虾是刚刚有籽,此时品尝,鲜嫩无比。

  茭白

  酸汤带出清甜

  清明节刚过,野茭白便悄悄地爬上了餐桌,据了解,这种野茭白只在清明节到6月初才有,味道特别鲜。番禺南村的集缘斋菜馆有一款荠菜美人笋,美人笋其实就是茭白,也是笋的一种,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把其与荠菜末一起清炒,两种没有什么味道的菜却碰撞出了一种低调的美味。而荠菜茭白炒虾仁则是在荠菜美人笋的基础上增加了虾仁,为荠菜和茭白融入了一股海鲜味,吃了就会上瘾。

  山泉公馆的紫菜茭白酸汤煮鱼面中选择了产自广宁的茭白,口感比一般的茭白都清甜,这是目前广州市场上最靓的茭白。茭白性甘凉,用行家的话来说属于“瘦物”,所以一般都要加点肥肉,不仅吸收肉的肥腻,而且茭白入味更好。厨师没有沿袭老路,用肥肉一炒了之,而是用了顺德鱼面和顺德酸汤,鱼面是以黄鱼和马鲛鱼为主料,酸汤则是由鱼汤、鸡汤、白醋调制而成,还加了蒸熟的大头鱼的鱼面鱼嘴,一锅煮。

  清明螺

  紫苏的绝配

  “大味至淡”,于无味中品出天然的滋味才是至高的境界。然而,自然中就是会有些特别的滋味,需要辅助的衬托,来把其最有风骨的滋味烘托出来,比如紫苏,与田螺简直就是绝配,仿佛天生就要搭配在一起的。

  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清明时节,正是采食田螺的最佳时令。在广州,紫苏炒田螺是最常见的做法,食材有田螺、紫苏叶,还有少许辣椒、沙茶酱、蒜蓉、豆豉等,不仅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更能带出田螺的鲜味。入口时能品尝到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

  据说炒田螺最初是从顺德传入广州的,但当时人们并未懂得使用紫苏叶炒田螺。虽然他们尝试过使用辣椒、蒜头、豆豉为炒田螺的佐料,但始终却未能除去田螺的泥腥味,实在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甚至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花椒、葱、蒜、豆豉、盐等调味,使其味道更佳。

  广州吃田螺的地方很多,如广州大道南的东江海鲜酒家、上渡路的凤厨、番禺的渔民新村都有这道菜。

  荠菜

  清明前后最鲜嫩

  在盛产野菜的春季,对于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们来说,在春天野菜嫩芽盛产时多吃一点,对身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荠菜是全世界都很普遍的野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荠菜不但本领大,吃的方法也够多:春天里采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是越冬芽,焯水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

  芥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因与“轿”同音。清明前后,荞菜最为鲜嫩。从外形上看,荞菜跟小葱有几分相像,但在味道上要比小葱更为清香爽嫩。用惹味的荞菜,配搭烧肉或叉烧等肥美食材最合适不过。鱼松和虾干也是经常入选的搭配食材。广东人还喜欢用荞菜做馅料来制作春卷。时令蔬菜,被卷在薄薄的一张面皮中食用,可谓是把春天“吃”进了肚子里。

  岗顶名食汇美食天地的外婆馄饨,就有荠菜鲜肉馄饨和香菇荠菜鲜肉馄饨。香江酒店有一款荞菜炒蚬肉,值得一试。山泉公馆的荞菜煎烙很有特色,一般传统的煎烙只有珧柱虾米,这款煎烙却把主料改成了荞菜,而且直取荞菜中段部分,头尾都不要,加了虾米。吃起来虾米软熟,荞菜味有很浓的大葱味,直冲味蕾,但最后被芝麻糯米香缠绕。

  黄沙蚬个大肥美

  清明节前后不要错过吃黄沙蚬的机会,这时的黄沙蚬肉粒饱满、食味清鲜。黄沙蚬因其生长在黄沙中而得名,其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且坚硬。跟其他贝类像山坑螺、石螺等相似,均需“静养”令其吐清体内杂质和泥气。据说黄沙蚬是新会睦州镇的特产,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的泥蚬,远近闻名。也有说珠海上横镇的黄沙蚬清蒸味道最鲜美。据说西江边很多人都把黄沙蚬叫做西江“鲍鱼”,称其味道鲜美了得。又说每年清明前后,西江里的蚬个大肥美,是一年中最好吃的。

  蚬的烹制方法很多,蒸、焗、烧、炒都可以,而且各有各的风味。最简单的是清蒸黄沙蚬,只要配上姜、葱、蒜蓉清蒸,就可以吃到味道清纯、鲜甜的“清蒸蚬”。但广州没听说有清蒸蚬,倒是新港中路上的荷塘食府推出了韭菜炒蚬肉。韭菜有健胃补肾的食效,取它和黄沙蚬共烹,韭菜的香气遇上蚬肉的鲜美,让人吃了还想吃,是清明时节最受欢迎的时令菜之一。 

  番禺区迎宾路上漖路段的东兴饭店推出一款黄沙蚬芋仔浸菜心,这是很传统的五邑菜,在广州很少机会吃到黄沙蚬。汤很甜美,加上煮的松芋仔,浸出来的菜心也很鲜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