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小根白菜】 唐王小根白菜,原产于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巨野河沿岸的广阔平原上。主要分布在唐王、韩家、东张、石徐、纸坊、颜家等十几个村庄,以唐王村南园子地生产的小根白菜品质最优,故得名。唐王小根白菜纤维少,味美清甜,且耐贮藏,深受消费者欢迎。
唐王小根白菜主根细长,植株半直立,株高42厘米左右。外叶长45~50厘米,宽35~40厘米,叶球呈矮桩形,合抱、尖顶、小舒心,内叶多达60~80片,软叶率71~76%。该品种生长期85~90天,整齐度80~90%。叶球净重3.5~5公斤,亩产3500~4000公斤。
【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简称“胶白”,主要产于胶东半岛的胶州市。这种大白菜菜身柔嫩、洁白,汁汤呈乳白色,味道鲜美,熟食、生食俱佳。与其他品种的大白菜相比,“胶白”的突出特点是顶叶薄如窗纸,帮上有7根细筋;割开以后,菜心鼓起,菜根很小,一般只有大拇指粗细。
“胶白”主要有早熟的小叶菜、中熟的二叶菜和晚熟的大叶菜3个品系,也有一部分杂交种以及外地引进的青帮种。小叶菜比较矮小,适应性较强,生长期为80余天,平均单株重3~4公斤;二叶菜生长期100天,平均单株重4~5公斤;大叶菜生长期110天,喜欢大肥大水,植株一般达70厘米左右,平均单株重10~15公斤。
白菜是我国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民间有“百菜不如白菜美”的说法。白菜营养丰富,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有机酸、糖、蛋白质、脂肪及相当多的维生素C、少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 、B2等。此外大白菜还含有微量元素钼,现代医学证明,钼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白菜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本草纲目》上说白菜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佳”。民间常以白菜根煮水,或者用白菜汁治疗肺热咳嗽。
胶州大白菜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种植。1875年,“胶白”在日本东京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很高的评价。1931年增修的《胶志》载:胶州大白菜“种于初秋,成于立冬,叶卷如纯束,味清而腴,邑内业园圃者多种之,为出口大宗,”可见,“胶白”已久享盛名了。
“胶白”品种严格要求海洋性气候,抗寒、抗热、抗旱涝及抗病虫性比较弱。建国后,有关部门对“胶白”进行提纯复壮,并培育出一些高产优质耐贮存的品种。如今,胶州大白菜的生产已由胶州市城南三里河、 丁家庄一带发展到胶莱河、 胶河和沽河沿岸。1987年种植面积2万多亩,平均亩产达 5000多公斤,有的地方亩产高达1万多公斤,总产7500万公斤。
【福山包头大白菜】 又名包头莲,是烟台市福山区农家培育的优良品种,现已成为我国卵型大白菜的代表品种。这种大白菜外叶浓绿色,心叶白色,包心结实,叶肉厚,叶质细,纤维少,味鲜美。突出特点是高产抗病,净菜率高,品质好,适应性强,耐贮藏,净菜率在70%以上。
福山包头莲按生长期长短和包球大小分为大包头、二包头(核桃纹)、小包头(福东1号)3个品系。
大包头生长期100天左右,平均单株重15公斤左右,直径24.5厘米,株高37厘米,每亩栽1400株左右,单产1.2万公斤。
二包头亦称核桃纹,叶浓绿皱缩多,如核桃花纹,故名。外叶小,生长期90天左右。平均单株重 10公斤,直径25厘米,株高32厘米,每亩栽1500至1700株,单产1万公斤。
小包头亦称福东1号,株型小,耐热、早熟、适宜种伏菜,每亩栽2200株,单产1万公斤,株菜平均直径25厘米,株高31厘米。伏菜,生长期60天左右,平均单株重3.5~4公斤;秋菜,生长期为70~80 天,平均单株重4~6公斤。
福山种植白菜,已有300余年的历史。1979年以来,年均栽培面积3500余亩,年总产量2500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1万公斤,最高亩产1.45万公斤,除自销外,部分调入烟台市,常年调出总量为100余万公斤。包头莲是一个驰名全国的优良品种,每年菜种销量在5万公斤左右,最高年份达10万公斤,且分布较广,除黑龙江,吉林两省外,全国其他各地均有种植。
【石墙白菜】 邹县石墙镇盛产大白菜,而且历史悠久。
石墙一带地势较低,土壤为冲积褐土,活土层较厚,氮多钾少,地下水位较浅,适于大白菜生长。石墙白菜的特点是个大、心实,单棵一般重约20多斤,还曾出现过30多斤的“白菜王”。其叶呈雪白或金黄色,肥嫩细脆,营养丰富。甜水园中的白菜,品质更佳,其菜汤呈乳白色,被誉为奶汤白菜。石墙年产白菜约3000万公斤,远销10多个省市。
【许家桥大白菜】 许家桥大白菜简称“桥白”,为宁阳县泗店乡许家桥邻近的8个村庄所产,主要产于许家桥。许家桥等8村地处洸河沿岸,属鲁西南平原,土地肥沃,地下沙层水甘冽,所产大白菜久负盛名。“桥白”栽培历史较长,明初即已种之。主要品种是当地繁育的青狮子头和黄洋白。青狮子头只有两层荒帮,个大心实,人立其上而不塌,一般单棵重10~15公斤,最重可达20公斤;黄洋白,色呈中绿,只有一层荒帮,个稍小,但心实不亚于青狮子头。“桥白”具有下锅易熟、熟后浑汤、味道鲜美等特点。常年被济宁玉堂酱园列为专用原料。据传,玉堂酱园以“桥白”腌制的咸菜曾被选为贡品进上。
“桥白”立秋播种,小雪收刨,生长期105天左右。一般行距90厘米,株距60厘米,每亩1200株,亩产1.5万公斤左右。宁阳县每年种植“桥白”1500余亩,总产2250万公斤左右,远销数省。
【丁华堂大白菜】 产于东平县丁堂,华堂二村,故名丁华堂大白菜。据传,清乾隆帝南巡路经东平,偶感风寒,不思饮食,尤厌油腻食物。州官闻之,命厨师用丁华堂大白菜和虾仁配以名贵佐料烹成“翡翠珍珠汤”以进。乾隆食之胃口顿开,连饮数盏,甚为赞赏。遂命御厨携走数棵。
丁堂、华堂二村地处清河下游,土质肥沃,沙粘适中,尤多腐殖质。所产白菜,棵大、根小、帮薄、纤维细而少、易熟,尤以熟后汤浓著称。
旧时东平的上、中、下各类筵席,在有大白菜的季节,皆用其配菜。各类筵席也必有此菜,与山珍海味同桌共陈。清末,丁华堂大白菜由河路销往省城济南。有的大饭庄以“丁华堂奶汤大白菜”为菜名,独成一味,价格与肉类菜相等,仍深受食客喜爱。至今丁堂华堂村户户皆种白菜,亩产万余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