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产的重要药材品种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海麻黄】 产于无棣县海滨沙滩旺子岛与沙头铺,因名海麻黄。

海麻黄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品。该品淡绿色,干燥、茎粗、内心充实,味苦、涩,含麻黄碱多于其他麻黄,其色、味、药效均优于他地所产。

海麻黄茎枝及根皆入药。立秋至霜降时,刨挖全草,除净泥土,将茎枝与根分开,分别放于干燥通风处阴干。茎以干净条粗、外色淡绿、内色淡黄,折断后中心髓部有朱砂点的为好。麻黄主治外感风寒,怕冷,发热、无汗、咳嗽、气喘、水肿等症;麻黄根有止汗作用,治自汗盗汗。

海麻黄属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喜生长于多沙地带,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砂质土壤、砂土、壤土均可生长,能耐严寒和干旱,在无棣海滨能安全越冬。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无棣海麻黄年产量一般在5000公斤左右。

【车前子】 车前科植物车前的种子,能利尿、止泻、镇咳、祛痰,并有明目作用。全省各地皆产,以梁山、菏泽、广饶、博兴、文登、即墨、乳山、桓台、寿光、鄄城等地产量较多。

车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生于路旁及田边。省内有大粒和小粒两种车前子,均可使用。带花全草干燥后入药名车前草,功效同车前子。

每年8~9月,车前茎叶微黄时,割穗晒干,去壳皮,取净子入药。

【徐长卿】 又名透骨草,萝藦科多年生草本。带根全草入药。性温、味辛。有行气止痛,祛风湿之功能。花期6~7月,果期9~10月。花期生长旺盛时采集,种子成熟后停采。此药系全省保护资源。 牟平全县均有分布, 生长在山坡草地。蕴藏量可达1万公斤。年收购量3000公斤左右,当地年用 300公斤,主要外调。

【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除湿热(善除肺热)、泻实火、安胎之效,并有抗菌作用。是常用中药材。

黄芩为山东省大宗地道药材。有野生的,也有栽培的。野生黄芩多分布于烟台、青岛、临沂等地,以青岛和文登所产最为著名,有“条芩”、“文芩”之称。人工栽培以胶南等县为主要产地。1980年青岛市药材站在胶南进行黄芩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研究试点,获得成功。1987年胶南家种黄芩经省、市有关专家鉴定, 品种品质皆优, 且产量高, 商品性状好, 其主要有效成分 “黄芩甙”含量高达 12.52%,大大超出了《药典》(1985年版)规定的4%的标准。

黄芩喜温和气候,耐寒冷,抗干旱。适宜于山坡、地堰向阳干燥处生长,种植后1~2年即可收获。一般在“霜降”前后选晴天刨出全根,去其茎叶及泥土,晾晒或烘干即可。这个过程须防水湿雨淋,因遇水后黄芩中的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会被酶解,黄芩颜色即由黄变绿而失去药效。

【茵陈】 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幼苗。性味苦辛微寒,入脾、胃、肝、胆,能清湿热、退黄疸。实验证明有利胆、抗病毒等疗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

惠民县是山东省茵陈的重要产地之一,境内的村边、路旁、河滩等地多有茵陈生长,年收购量一般在1000公斤以上,最高年份为1876公斤(1978年)。因惠民的茵陈柔软,有香气,呈灰白色,被称为地道药材。

茵陈的采集一般在农历二三月,幼苗长到3~8厘米时进行。以后的茵陈株高叶大,一般不再入药。因此,惠民当地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之说。采集的茵陈幼苗经洗净晒干剪碎即可入药。

【平邑金银花】 金银花,因其在数九寒天茎不枯萎、叶不凋零而又名忍冬花。金银花很早就成为我国人民清凉解毒的良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能治 “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金银花是中医处方中常用的主药。大家熟知的“银翘解毒丸”就是以金银花、连翘为主药制成。如果有人误吃了毒蘑菇,嚼服适量的金银花嫩茎叶,即可解毒。

金银花是一种多年生藤本灌木,李时珍对它有一段详细的描述:“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金银花是山东大宗地道药材。平邑素有“银花县”之称。费县、苍山、日照、蒙阴、邹县等地均有栽培。平邑县栽培金银花已有近200年历史,所产金银花,花蕾肥大,色泽纯正,味道清香。主要成分绿原酸、肌醇、皂甙、挥发油等含量较高。绿原酸含量达5.78%,是四川天全种群含量的50倍,为全国之冠;所含皂甙为其他地方金银花所没有;挥发油含量为1.8‰,而他地同类产品的含量仅为0.2~0.4‰。

平邑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有大毛花、鸡爪花,其次是大麻叶、鹅翎筒等,这些品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山坡岭地、沟边地堰均可栽培。金银花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压条育苗移栽,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县计有成龄银花4500万墩。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150万公斤。

【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或新鲜块根。新鲜者称 “鲜生地”,能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热性病,发高热、咽喉红肿、吐血、咳血、鼻衄等。干地黄称“生地”,性寒味甘,养阴、清热、补血、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贫血、津液缺乏、口渴、低热、吐血、尿血及子宫出血等症。经加工蒸制后的地黄称“熟地”,性微温,味甘微苦,能补血滋阴,适用于贫血、心悸、头晕、月经过多、阴虚、遗精、潮热、盗汗等症。

地黄喜温和气候,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喜欢深厚疏松的沙质土壤,耐寒。菏泽地区一带多有种植,始于何时史无确载,但清代顺治年间的《定陶县志》已载有地黄的栽培了。建国后,定陶一带引进河南省温县“怀庆地黄”良种,进行大面积栽培。1966年发展到5420亩,总产42.6万公斤。1977年4月,商业部医药局在定陶县主持召开了9省1市生地生产座谈会。后因价格等原因,种植逐渐减少。1987年定陶县仅有几家专业户保持种苗种植。

【泰山紫草】 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因花及根皆紫色,能染紫,故名紫草。它的活血、凉血、清热解毒、利尿、滑肠等功能,优于其他各地同类产品。中医常用以治疗血热毒盛、疹出不畅、黄疸、丹毒、大便湿闭等症。当地民间很早用于防治小儿麻疹。近年,浸制软膏外用,治疗火伤、冻伤、湿疹、水泡等症有效。泰山周围村民习用其泡酒(以紫草根12~15克泡酒1斤),饮之能舒筋活血,强壮身体。该品坚实质优,泡入酒内,酒即刻变成红紫色。外地紫草每斤一大捆,而泰山紫草每斤只一束。

【蔓荆子】 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清热、镇静、镇痛之效。治头风、偏头痛等症。蔓荆子野生于海滨、沙滩及湖畔,主产于威海、聊城等地和汶河两岸。蔓荆子也可人工栽培。1898~1930年英国租借威海卫期间,在威海刘家台河两岸栽植过蔓荆子。建国以后,烟台药材站曾拨款1.1万元,由威海市药材公司先后在双岛、 涝台、 峰西、 崮山等海滩, 采取扦插和压条法栽植200余亩,最高年产 21885公斤。以后栽植逐渐减少。

蔓荆子为落叶灌木,果实入药。9~10月间果实成熟摘下晒干,去掉碎叶及泥沙等杂质即成。1987 年全省收购2.2万公斤,1978年收购量曾达9万公斤。常年调出省外的占2/3。

【翻白草】 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白色绵毛,翻过叶背为白色而得名。牟平翻白草为 “委陵菜”干燥全草,别名老鸹爪。翻白草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效。

翻白草全草入药。每年三四月份草叶背面呈白色时是采收的最佳季节,过时叶背成绿色,不可入药。牟平县山、丘地均有分布,蕴藏量可达15万公斤。系常用药,需求量不大,县内年用量100公斤左右。年收购5000公斤,多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