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制旋饼,多用豆秸或细树枝等。火要不弱不暴不间断。所用锅灶采用一洞二灶。生饼先在前灶的鏊子上两面烙挺,再放进后灶铁铛子里烘烤,同时反复旋转刷油翻动。两面烘烤均匀,呈黄褐色即好。著名的有牛肉馅的“雪里红”,猪肉韭菜加鸡蛋的“风加雪”,猪板油加冰糖制成的“水晶参”。
武城旋饼的创制人是武城郭庄村的刘汉帛和沙国财。过去,旋饼师傅们不仅活跃在省内十几个县市,还到天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经营。
【张家厚饼】聊城民间广为流传:“东昌府有三奇,孟家包子魏家鸡,张二麻子厚饼更出奇。”
饼以个大、味美而称奇。每个厚饼用发面2斤、干面3斤、水1.5斤和面,然后造型,上鏊烘烤。做熟的厚饼重量7斤,直径15厘米,厚5厘米。厚饼的两面均呈金黄色,每面有两个宽边同心圆图案,同心圆中芝麻点点。看去,象是古朴大方的艺术品;食之,酥软相宜,香甜可口。
做厚饼一般用两盘鏊子,鏊子双层底。下层底紧靠明火,上面铺着一厘米厚的炉灰,炉灰上面才是烙制厚饼的上层底。如此大的厚饼,烙得外酥而不糊,里嫩而不生,就奇在这鏊子上。烙厚饼有一绝招,即生两遍,熟两遍。所谓生两遍,就是把生厚饼放在鏊子上烙两遍,至表面金黄为止。然后放在另一鏊子的“铁架上”,再烘烤两遍即成。
张家创制厚饼,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他的技艺代代传习下来,经营厚饼者不断增多。所产厚饼远销北京、黑龙江、兰州、武汉、广州等地。
【聊城呱哒】聊城传统名吃,城内以祖传“孙呱哒”(孙立忠)最有名,乡间则以沙镇呱哒最好。呱哒有肉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最早创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中国小吃》一书对其制作方法有较详细叙述。呱哒是用烫面和面粉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肉馅、葱油,轧成矩形,烙烤而成,形状象“呱哒板”,满挂金黄茧,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既有面,又有馅,食用方便。在莘县、阳谷、聊城一带备受欢迎。目前,济南尚有两处“东昌名吃呱哒” 供应点。
【油炸馅饼】张店早点名吃。制作方法:先用温盐水与面粉和好,揉成面团。再将肉剁碎,加入葱花姜末、酱油、香油、精盐,拌匀成馅。然后将面胚压成圆皮,包入肉馅,再次成饼置平底锅上,炸至两面呈金黄色为止。
目前,以淄博饭店和张店饭店两家制作的油炸馅饼最佳。
【肉盒】聊城方便小吃。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制作方法:先用水把面粉和成面穗,揣成面团,待面团和好后,盖上湿布(冬天加棉被),30分钟后,即可使用。另把猪瘦肉剁成碎末,加甜酱、酱油、食盐,调拌、喂养。蔬菜(猪肉配白菜,牛、羊肉配白萝卜)、水发粉皮、葱、姜切碎,加香油、花椒面、食盐,调拌匀,与养好的肉馅掺匀。
把揉好的面团揪成面坯,按成饼,把馅放在中间捏严,然后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对捏包团中间,随捏随转,把馅捏赶至周围。
平锅倾斜放置,放油,至六成热时,将肉合捏口,面朝下放入平锅中间靠近油边处,迅速用手指和手背转捻成边沿满馅的小圆饼。在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透红茧时即熟。
做成的肉合,皮薄香酥,肉馅软嫩。
【康园肉饼】莘县传统风味小吃。已有近百年历史。其肉饼呈金黄色,外酥里嫩,风靡遐迩。制作此肉饼技术已传到济南、聊城、东阿、新乡、范县等地。
制作方法:将鲜羊肉剁成肉泥加葱姜末、花椒面、酱油、盐、味精、香油、水各适量搅拌调成饼馅。用温水和面团,另备酥面,制成薄面皮,将馅均匀抹在面皮左端。从左至右折叠三层,后取适量酥面,均匀地抹在面皮的另一端,再自右至左折叠成形。然后,将饼刷上食油,置烧热的鏊子上烙烤,待起小泡时,再翻过来刷油烙烤。反复烙烤数次,待成熟后两面刷上香油即成。
【细馓子】鲁西南传统小吃。按其形状又可分为长把馓子和盘条馓子,因条长而细通称细馓子。制作馓子是将面粉加以精盐和成软面团,先搓成粗条盘进油中浸泡,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热时,将粗条在手上盘起,边盘边拉,拉成细条共缠15圈左右,用竹筷在两头串起,放入油中随炸随抻,炸挺后抽出筷子,炸至棕红色时捞出即成。其特点:颜色棕黄,味微咸,酥脆可口,如配以豆沫粥、胡辣汤同食,风味更佳。
【崮山馍馍】以产地在长清县大崮山而得名。相传,清乾隆皇帝南巡,在崮山行宫逗留期间,品尝崮山馍馍后,十分赞赏,于是名声大振。
其作法是:将酵母加水搅成糊状,倒入精粉中加水揉成面团。发酵后,将面团放在压面杠上反复挤压,按每斤20个制成馍馍剂子,然后贴在锅壁上蒸熟,每10个为一串,点上红色梅花点即成。现崮山馍馍仍为人们所喜爱。
【簇花饽饽】栖霞民间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多出自巧妇之手。选用精面粉,经发酵后多次揉轧,做成乳房形状,上点缀以各种花物。多用于婚娶吉庆之事,较有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喜鹊登梅:表示报喜,结婚、生育、贺喜等用。双配鸳鸯:表示新婚夫妇和睦相爱,主要用于婚娶。菊花佛手:表示人寿九十九,多用于老年人庆寿;新生儿第一次去姥姥家也须带此物。凤凰传牡丹:表示吉庆富贵,多在结婚、盖房祭祀时用。鱼儿飞草:表示生活富裕,和平幸福。
【签子馍馍】平原传统面食。早在100多年前平原县恩城镇就有20多家经营签子馍馍,其中陈家馍馍铺声誉尤佳。该馍馍用料精细,味道宜人,备受青睐。
签子馍馍以精细面粉作原料,将酵面加入适量碱面和“嫩面”,在案板上揉匀,用特制木杠反复挤压,后切段用手搓成两头尖、中间粗的馍馍剂子,插入带签的蒸笼,上锅急火蒸20分钟即可食用。其色白润如玉,油光有微亮。味道香甜,嗅之芳气扑鼻,沁人心肺;食之甘甜如饴,柔韧可口。
恩城镇地处几条公路的交汇点,商贾行人过往该镇者都慕名争购签子馍馍,以饱口福,或馈赠亲朋。1986年初冬,“日本国义和团运动考察代表团”来平原县,其成员用餐时将签子馍馍对弯成环状,放开后见其状如初,毫无裂痕,连声夸赞“好吃!好吃!”
【炝面壮馍】莘县小吃。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仍负盛名。壮馍形如大寿糕,兼有馒头、烧饼和油酥饼的特点。经济实惠,便于携带和存放。
制作方法:取酵面、水和面粉揉至光洁滑亮,分等量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擀成一尺半的圆饼;另一份加香油、食盐、花椒面,并擀成一尺半的圆饼放在中层,再用木模儿压印成各种式样,撒上芝麻粒,用木炭火将平底锅烧热后稍擦食油,把成形的壮馍托入平底锅内,加盖烤至呈浅黄色即成。
【油炸糕】淄博地方名吃。以淄博饭店制作的为最佳。形呈椭圆,金黄油亮,外酥里软,香甜可口。
制作方法: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适量面粉搅透搅匀后,取出置于案板上。稍晾,加面粉、冷水揣成面团,外面抹油盖上洁布,饧至手指相压即腾手而起方可。将糖、青红丝和适量面粉拌匀为馅。再将烫面制成面胚,压成扁皮,包严糖馅,制成圆饼,入八成热油中微火炸透,呈金黄色时即成。
【三鲜棕子】海阳小吃。清末,鲁古埠村刘曰强,曾在宫廷当御厨,精研烹饪技术,终成名厨。辛亥革命后返里,在县衙小厨房掌灶,所做菜肴,色味俱佳,尤善制风味山珍海馐。三鲜棕子便是其中美味。将海米、蟹黄、瘦肉丁倒于鸡蛋清中搅匀,用海带包成棕子状放锅中,倒入鸡鸭汤,外加棕叶、稻草,文火煮熟。吃时,可蘸姜汁、精盐、牡蛎汁、卤虾油等,鲜美可口,风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