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艺概况,山东省曲艺古今发展概况、艺术门类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山东省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向有书山曲海之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 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民间说唱艺术最早见诸记载的是在北宋熙宁、元佑间,“兖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王 灼《碧鸡漫志》)。当时,山东说唱有“货郎太平歌”,亦名“货郎转调歌”。对其演唱形式《水浒 传》第74回(120回本)有较详细的描述,由市井叫卖声调发展成为“调百戏的货郎儿”,与讲故事 的说唱货郎儿,至今山东花鼓中仍保留有“货郎调”。宋元之后,长短句大兴,山东亦极活跃。元人 《芝庵论曲》中提到“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明清以降,俗曲小令流行普遍,康熙 时, 淄川蒲松龄即受民间俗曲影响, 作俚曲十四种传世。俚曲亦称“小曲”,而在鲁西南的曹州府 (今菏泽地区),也有集数百俗曲联缀说唱故事的“小曲子”(山东琴书前身)出现。而济宁、郯城、 临清、济南各有岭儿调、平调小曲、马头调出现,这种民间俗曲四下流布的情况,为源自北京的八角 鼓在山东流传,提供了良好土壤。同时临清等地的时调小曲也盛极一时。明中叶后,北方鼓词兴起, 被说书史家肯定为北方大鼓中产生最早的山东大鼓(包括老牛大捽缰调与犁铧调),已在明末清初建 立“孙赵门”,并已传遍鲁西北与鲁中地区。爱国词人贾凫西(曲阜人)就是受当时民间说书影响, 编写了著名的《木皮子鼓词》,端坐市场击鼓说唱,以发泄亡国之激愤的。稍后,蒲立德等也有鼓词 作品问世。清朝中叶,山东大鼓名家辈出。老北口(老牛大捽缰)之郭老占,何老风;南口(犁铧调) 之范其风、张兴隆、张兴本等均享盛名。同治,光绪年间,犁铧调(亦称梨花调)女演员郭大妮、黄 大妮先后来济南献艺。尤其是《老残游记》曾经详细描述的明湖居说书的王小玉(白妞)姐妹,蜚声 济南,使作为乡间土调的大鼓书进入城市并站住脚跟。而后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谢、 李、孙、赵“四大玉”,及稍后的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等名家相继出现,使山东大鼓几乎统治了 济南、济宁、徐州、开封等地书场,并向南传至南京、上海、武汉、成都,向北传至京津、东北等地, 至本世纪20年代渐趋衰败,目前濒于绝响。与所谓兴于西府的山东大鼓相对比,清中叶,潍坊、惠民 一带有“东路大鼓”兴起,胶东半岛也有盲人说书的大鼓书出现,后来发展为“胶东大鼓”。而在鲁 南的邹县、滕县、峄县(现为枣庄市一部分),也有无弦索伴奏的“小鼓”出现。其实,这是真正的 山东产木板大鼓。

在小曲、大鼓等说唱艺术兴盛的同时,与宗教俗讲、道情有着渊源关系的山东落子、山东渔鼓, 也完全脱离宗教影响转向民间说书,得到很大发展。“邱祖龙门派”所属曾、柴、杨、张四大门,遍 布鲁南、鲁西广大地区。约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与山东落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山东快书(原名武老 二)兴起,深受群众欢迎,至今不衰。这一时期,山东盲人说书,也以三弦平调为主,在各地流传。 古老的山东花鼓时已传遍山东各地,并向戏曲艺术形式转化。清中叶以后,山东曲艺出现了相当兴盛 活跃的局面。虽然某些曲种有盛有衰,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繁荣势头一直保持至近代。 山东曲艺形式,有讲说体的山东评书(多称评词);韵诵体的山东快书、数来宝;联曲体的山东 琴书(后期发展为板腔体)、俚曲、岭儿调、平调、山东八角鼓、临清琴曲、端鼓腔等;单曲体的临 清时调、莺歌柳书、四平调等;板腔体的山东大鼓、东路大鼓、胶东大鼓、小鼓、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花鼓、山东柳琴、山东清音、三弦平调、谷山调、南城调、渔鼓坠等。再加上外地流传来的 相声、快板书、西河大鼓、河南坠子、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毛竹板书、苏北大鼓等等, 民间说唱艺术可以说琳琅满目,丰富之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曲艺曾有较大发展。1956年统计,全省从业艺人近4000人,演出团 体近百个,大小曲艺演出场所200多个。经过历次省及全国曲艺会演,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革新, 使山东曲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高潮。但是经过十年内乱,山东曲艺几乎被摧残殆尽,尔后虽经多方 努力补救,但元气迄未恢复。目前,随着群众艺术观念的更新,文娱生活多样化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 高,曲艺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除评书、相声、山东快书等较为活跃外,大量鼓曲、小唱处于困境, 时代为传统说唱艺术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紧迫要求,山东曲艺正在出现新的发展趋向。